泳坛17岁少年星光冉冉升起 张琳遗憾还差0.14秒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26日02:35 东方体育日报 | |||||||||
昨天的张琳俨然一个明星,他成功地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虽然只有17岁,没有达到男运动员的最佳运动年龄,但国家队的小女孩还是忍不住逗他:“张琳哥,你什么时候给我签名啊?”这个日子不会很远,当张琳下定决心要向奥运会发起冲击,当他的教练既向往雅典也重视北京,他在家门口给人签名的日子近在眼前。 庆祝伴随叹息
当大屏幕上显示成绩时,看台上一阵骚动,包括国家队主教练赵戈在内的不少教练都和张琳的教练陈映红握手庆祝,可是陈映红在接受大家的祝福时却又忍不住深深叹息:“就差了0.14秒啊!”只要再快一点,张琳就能达到奥运会A标,虽然达到B标也能参加奥运会,但教练和他本人却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应当庆祝的时候,陈映红却扼腕叹息。当广播报告打破全国纪录这一好消息时,赵戈也为张琳找到了原因,他也认为差距并非实力问题:“只要他憋一下气,不要划,这0.14秒就出来了。”所以当张琳和陈映红登上大巴时,他们并没有庆祝胜利,反而是在反反复复找原因,为了这0.14秒,张琳已经决心要更加努力地练习。 意外结缘泳池 张琳并不是来自运动世家,他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人,而且他们原本也没有盼望他成为一名运动员。七岁的时候,刚上小学的张琳赶上了学校组织的一个游泳班,七天的游泳班让他一生与泳池结缘。当时张琳的父母也只不过是希望孩子能学会游泳,可是没想到小张琳到了水里就成了一个“水中霸王”。于是小小年纪的他就在游泳班上被教练看中,被挑选进入了专业训练的队伍,不过张琳说:“我也并没有游得特别好,只是学会了游泳而已。因为只有七天,所以几乎所有学会游泳的小朋友都开始了正规训练。”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却很少,而从小在露天游泳池练游泳的他终于成了国家队的队员,现在他有机会去雅典,他的心思也都投入了泳池:“是否能去雅典还要看中心最后的决定,但我有信心能去雅典为国争光。听说这次雅典的游泳池没有顶棚,我从小在露天游泳池游惯了,没有顶棚对我没有丝毫影响。” 恋家的男孩 内向的孩子可能特别恋家,作为男孩,张琳对于家的依恋出人意料,甚至连网名都是“我爱我家”,而且这个“家”还是狭义的家,张琳说:“这个家就是指我自己的家,我的父母。”所以国家队能回北京训练正中他的下怀,这样每周六训练结束后,他就可以回家一次,虽然只能呆一天,但他就可以在家尝尝他最爱吃的妈妈做的烧茄子。而且他的手机接得最多的也是母亲的电话:“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我自己,那就是内向,我一般都不和陌生人说话,所以给我打电话打得最多的就是妈妈,听到她的话我才安心。”(郭知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