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超白金”一代韶华 2004年国奥“祭”(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21日14:5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有风有雨难有泪的3月之夜。武汉市体育场成为金州第二。埋葬了球迷的热情,也彻底埋葬了一代韶华…… 沉默 谁都想不到会平局收场,来到体育场的近七万球迷都期待着沈家军狂灌大马人的好
“20次射门只进了一个球,说明了什么?说明有问题。”问题是什么?沈祥福没有给队员摆出,中场沟通也就这样结束。 “当时我们都懵了。是有问题,但问题是什么?”一位球员直言不讳。 下半时被对手逼平后,沈祥福用从来没有打过前锋的曹阳换下一直在锋线拿得很稳的曹明,记者席上老记们连称“看不懂”。 没有魂了的沈祥福就这样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到死角。 回到休息室里,沈祥福一句话也没有说,球员不敢吱一声。来到球员休息室的杨一民和南勇也不知道说什么。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幽默 和国奥队休息室的沉默不同,新闻发布会上全体中国记者发出了尴尬的笑声,有的甚至狂笑起来,把这幕败局演绎成了一场黑色幽默。 首先是一位南方记者“幽”了马来西亚主帅一“默”:“请问哈里斯先生,中国队和马来西亚队都是一平一负,你认为这两支球队谁晋级的可能性最大?”提问引起全场记者大笑,有记者甚至问,这是哪的记者,会不会问? 哈里斯听后微微一笑,显然这位西方人很适应这样的黑色幽默,他只是说不想评价中国队。 第二个黑色幽默则由哈里斯制造。 武汉一记者问哈里斯:“你现在一战成名,是否觉得有成就感了,听说你想在中国找一份工作,这场比赛后是否意味着你在中国的机会更大了?”他一听显然不悦,马上幽了这个老记一默:“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请你发言时不要太紧张,我看你的手在发抖。”现场又是一阵狂笑。 第三个黑色幽默则由一名记者和沈祥福联袂制造。当哈里斯走后,沈祥福才来到发布会与新闻媒体见面。一记者问:“请问你没有胜这场比赛,是否会……”然后欲言又止,众老记都知道他想问沈祥福是否会连夜请辞,会意的老记们又被引得一阵狂笑,可惜一向厚道的沈祥福没有哈里斯的机智,十分刻板地回道:“我想这个时候是我们队最困难的时候。如果领导需要我,继续信任我,我和我的队员们只有渡过难关,争取把每一场比赛打好。” 黑色幽默戛然而止。 回府 10时20分,国奥队默默地走出球场。 第一个是路姜,没有进18人名单的他显得很轻松。走过混合区的栅栏,都低着头。他们没有面对少许守候在这的记者的勇气。只有徐亮面对电视话筒,千言万语只说了一句“对不起”,像祥林嫂似的。 击中门柱的曹明只是会心向记者动了动嘴角。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暂时为央视“打工”马明宇在这个时候不想打扰小将们,默默地看着他们走。1997年,记者也是这样看着马儿这样走出大连金州体育场的。 一位志愿者特意买了一个生日蛋糕等着送给阎嵩。“改天罢,谢谢了!”阎嵩纵有几个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收下不该收的礼物。生日过得真不是时候。 国奥队就这样打道回府了,伴随着球迷的“下课”声。 赶路 10时40分,记者坐着出租走向马来西亚队下榻的东方大酒店。 一辆小轿车屁股上写着“中国国奥必胜”,一辆小“面包”上写着“6比1,胜!”龙阳大道上,这些流动着的标语更像是一种讽刺。 一辆中型敞篷卡车上,二三十名满脸涂着国旗的球迷身着雨衣在寒风中赶路,在岔路口,卡车驶向了孝感…… 此时,记者有些潸然…… 本报记者谷正中(本报武汉专电) (晓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