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中国体育报:A3联赛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01日09:21 中体在线-中国体育报

  A3联赛在潇潇的春雨中冷清地收兵,韩国城南一和队不出意外地捧起了冠军奖杯,日本横滨水手队位居第二。两支东道主球队则一场未胜积分垫底,只是最后一轮申花逼平了城南一和队、国际踢进了横滨水手队一球,才挽回了一点脸面。那么,被各方认为富有创意、寄予厚望的A3联赛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德比的内涵是什么?

体验佳能,获佳能大奖! 天狮集团150万重聘英才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且不说亚足联不支持这项赛事,在赛程的安排上毫不退让,使得A3联赛与亚冠撞车,暴露了东亚和西亚足球难以调和的矛盾。更叫人尴尬的是,少有的一日两大赛让捉襟见肘的申花队分身乏术,只能两线作战。

  就赛事的推广和球市方面,也是惨淡经营。过高的票价把球迷挡在了赛场之外,使得观众席空空荡荡,观众寥寥无几。当赛事组织者“出血”也要挽救上座率时,以一折近乎送票的价格销售,球迷似乎也不领情,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上海的德比较量,在全国早已闻名。人们认为一个城市拥有两支球队,是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城市的骄傲,也说明开始进入了良性竞争。此次在家门口作战,将德比之战提升到了国际比赛,可令人意外的却是德比充斥着浓重的火药味,球员间动作粗野,瞪大眼睛下脚狠,引得红黄牌满天飞;两队铁杆球迷间互相漫骂,对对方球员起哄,甚至出现了飞出木槌砸伤祁宏脸部的不文明行为。更叫人费解的是,当祁宏呼吁蓝魔球迷一起为国际与韩国比赛加油时,不少球迷竟集体退场,拒绝为兄弟队鼓劲。发奖仪式上,申花的球迷听到“申花队夺得第三名”时,一片欢呼,“国际队获得第四名”,则嘘声一片,此举让日韩记者都称看不懂。

  这些年来上海的球迷在全国颇有影响,蓝魔、海神的各自风格受到了各地球迷的赞同。这次暴露出狭隘的地域观念,狭隘的个体情结,既不利于净化赛场风气,也不利于营造公平竞赛的氛围。球迷的素质作风,是赛场文明的重要部分,理应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德比的内涵值得人们反思。

  与日韩的差距有多大?

  “郁闷”是这一周报端上见报率最高的词。在家门口举行的A3比赛,作为去年甲A联赛的冠军和亚军双双垫底,给告别十年甲A,迎来中超的中国足球注入了清醒剂。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上海双雄的失败仅仅是中国足球落后的一个侧面,我们与日本、韩国的差距则是全方位的。

  上海申花、国际比赛处境尴尬,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如几名申花的国奥球员无法归队助阵,实力上打了一定的折扣,但行家普遍认为真实实力上的差距才是决定的因素。足协副主席阎世铎看了比赛后,曾毫不客气地批评道:“和韩日这些强队相比,我们的差距确实太明显了,尤其是在技战术方面,我认为,就是平日训练强度不够,质量也不过关!”杨一民对主力缺阵的问题也不全认同,“从比赛来看,差距不仅仅是少了几个人这么简单,从综合能力上说,日韩两支队伍确实比我们要强很多。”

  从A3比赛看,日韩足球风格鲜明。在赛场上韩国队风格突出,不仅体能充沛、作风顽强,而且技术流畅,战术具有现代风格。日本队流畅、简练、实用的打法和出色的技术在对上海同城兄弟的比赛中,始终占据上风,也让韩国队感到了压力。而我们球员表现出来的身体素质与拼劲、斗志并不弱于对手,横滨水手队主教练冈田武史就恭维说,中国球员的运动能力与攻击能力比日本队好得多。但给人印象是勇猛有余,技术不够。虽说连奔带铲,敢拼敢抢,所得的红黄牌多得惊人。其原因是技术跟不上,实力不济。尽管两支处在备战期的韩日球队也非最佳状态,上海两支球队却没有抓住把握胜机的能力。国脚肖战波认为,申花在场上没有冠军的气质和霸气,日本、韩国队就有霸气,感觉就是在与冠军在踢。申花老将刘军则直言,我们与日韩差距要相差五六年,对手赢在整体技战术上,我们虽然也很拼,很硬朗,但拼下后进攻无序。率队的上海两支球队教练也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我们技不如人,差距是全方位的;这次能与韩、日联赛冠军队交手,锻炼价值很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请来日韩两位老师,付出一场未赢的代价,还是有收获的。因为让圈内人士明白,球队风格以及足球理念上的差距,决定了中国足球还没有取得实质上的进步。也就是说中国足球与日韩实行全面对抗的时机尚没有成熟,还需冷静审视任重而道远。本报记者平萍(上海2月29日电)(来源:中国体育报)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2004北京东方炫影业余足球联赛报名中
同城约战天天特别约会 秀出你自己获酷炫积分 约战论坛等你发表大作 加入会员团队共同作战
Air Zoom Generation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