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乒乓球往事撷珍:切削机器西德名将绍勒尔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09:40 中体在线-中国体育报

  20年代到50年代削球打法占据国际乒坛的主导地位,尤其欧洲选手清一色的削球。到了50年代末欧洲出现了少数以攻为主的运动员,然而大部分仍是以稳削为主。在众多的削球运动员中有一名被乒坛誉为“切削机器”的选手,他就是原西德优秀运动员绍勒尔。

  绍勒尔一头金发、一米八的个子,身高臂长,本是得天独厚打攻球身材。可他却反其道而采用两面稳削的打法,不管对手是攻球,还是削球,还是左推右攻,绍勒尔以不变应
万变,一律用两面削球应对,而且从不攻一板球。动作只有两个,正手削球,反手削球,每个动作都是不差分毫。在削球过程中一个球比一个转、一个比一个更近网、更低,让对方越攻越费力,越打越着急,心理产生急躁,造成动作变形而失误。

  绍勒尔的经典之战是,1965年在原西德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八进四的比赛。与我国优秀运动员张燮林的一场“世纪削球大战”。一个是欧洲横板“切削机器”一个是亚洲直板削球“魔术师”。他俩的对阵引起全场万余名观众极大兴趣。一个球要在绿色球台上来回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回合。全场观众以极大的兴趣数着球的回合数。前四局打成2比2,决胜局比分交替上升,难分伯仲,一直打到27比25绍勒尔取胜。这场马拉松式的削球大战长达二个小时,绍勒尔荣获世界季军。绍勒尔以削球取得世界第三名的成绩。

  绍勒尔1969年退役,从事乒乓球教练工作,目前任德国乒协主席。

  作者:丁金铭

  (来源:中国体育报)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2004北京东方炫影业余足球联赛报名中
同城约战天天特别约会 秀出你自己获酷炫积分 约战论坛等你发表大作 加入会员团队共同作战
Air Zoom Generation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