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不留后悔的理由--评国奥队“三战三捷”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14:41 新民晚报 | |
现在,球迷对国奥的认知,就是“三战三捷”。这个温婉如玉的结果,很适合发生在桂林这样的城市。在漓江边走一走,爬一爬“象鼻山”,你就会明白,桂林这个轻烟笼罩下的城市,只有故事,不出事故。 掩盖 “三战三捷”掩盖了“叙利亚2003”,掩盖了“电脑游戏”,掩盖了“开除风波”,掩盖了“态度至上”,掩盖了“懦弱与疲软”。还掩盖了很多人的直觉。 再往远点看,早就淹没在现实中的“阿根廷2001”的记忆,似乎又有复苏的迹象——“骆驼祥子”苦出头了,还娶了虎妞。只不过,那个时候,沈祥福有“追风少年”,如今,他拥有了一大群“沉稳中年”。 我明白,“三战三捷”之后,很多人都在憧憬3月3日,期待国奥队的“汉城攻略”。当沈祥福慷慨地允诺“一天假期和一顿火锅”时,当他与金镐坤相约汉城时,3月3日注定成为一个“生死日”。这一天,或生、或死,如硬币两面,没有折中。 国奥队内部的一种设想是:“第一场要是输了,第二场怎么打?” 3月3日,除了兵戎相见,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掩盖。从对手的尸体上踏过去,你可以从足球人的眼中,读出这种表情。 这个结果,这种表情,是由三分溯源、三分夙愿、三分宿怨,外加一分天山冰雪调和而成。 “生死日”后,假如你还活着,那么唯一能掩盖的,只能是对手的尸体。 起点 事实上,开始回归“糙哥时代”的国奥队,只是找到了另一个起点。或者说,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很多时候,“简单回归”未必是一件坏事。人生本来就是一张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一个陌生。何况足球? 只可惜,在巨大行政指令的压力下,沈祥福和国奥队的这种“自我觉醒”,变成了“被迫改变”,于是自觉成了他觉,自发成了他发,或许一触即发,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接下去,或许还会有“两翼齐飞”,还会有“一高一快”。因为这些,都贴近足球的根本,贴近起点。 “野球拳”练到根本,比“降龙十八掌”还要生猛;陆小凤不会“天外飞仙”,他只需两指轻轻一夹——那些简单到极致的人,常常受到尊敬,那些简单到极致的招式,往往无招胜有招。 终点,就是起点。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当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不会再有另一个沈祥福,也没有时间,再来另外一种变化。只有脾气好的沈祥福,才肯放弃自己原先有的一切,重起炉灶。当然,这样的“再来一次”,也可以成为一些噱头,成为一些添油加醋的“胡椒面儿”。至少,阎世铎来看国奥比赛,不会被人喊“下课”——3月3日之前。 我的意思绝不是说,国家队,也该来这么一下。哈恩已经在“荷兰德国”的路上,走得很远。简单粗暴,毕竟并不适合所有的时间段。 学习 打不过你,我就学你。这是沈祥福对韩国足球的态度。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态度。 换句话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找到了其足球版本。中国足球,从来不缺乏学习的对象,但从来就缺乏学习的效果。 于涛说:“我们踢我们的,不是在学韩国。”高明说:“比韩国还要能跑、能拼,那就对了。”阎世铎说:“谁不刻苦练,谁滚蛋。” 韩国国奥队主帅金镐坤却说:“我们应该学习中国队。” 我的理解,“学习韩国”,只是一个“山穷水尽”后的理由。没办法了,没路了,忍无可忍,退无可退,于是“哗啦”一声掀掉桌子:“给我‘三从一大’。” 早该这样了。 三战三捷,国奥队尝到了甜头。杜威说:“这就是赤裸裸的竞争。”孙祥说:“主力位置就11个,你不行,你走人。” 所有球员的肺活量都长了。一测试,吓了一跳,都像个风箱。 食量也渐长。国奥队内部透露——本来只能吃4个馒头的,现在能吃6个。本来晚上睡不着觉的,现在一沾枕头就打呼噜。 沈祥福还在冷笑:“不够,还不够。最后一场比赛踢得最差。”他当然是说,“三战三捷”还不够。大家都瞄着奥运会预选赛。 拿韩国人般的体能,去拼韩国队;拿伊朗人般的技术,去拼伊朗队。沈祥福认准了这个理,勇气可嘉。 苦磨 假如快感的总量是相等的,不足以支持到最后的爆发。那么——晚喊还不如早喊,有了快感你就喊。不管国奥队是“高开低走”,还是“低开高走”,历史总在走。沈祥福掩饰不住的笑容,和杨一民频频点头的动作,都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就这么来。 杜威说:“就这么来,我们有信心。”而王新欣阐述了同样的意思:“谁都不怕。”当沈祥福谆谆教导球员“不要后悔一辈子”时,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不是简单的一场“饭碗之争”。 所有的快感,都在痛苦的积累后,才能爆发。今天下午,国奥球员将抵达上海,进行集训。这意味着,新一轮的“苦磨”,即将开始。 沈祥福说:“接下去,还要苦。”这句话,所有人都听进去了。 谁也不知道,如此“苦磨”之后,等待国奥队的,究竟是什么。但至少,没有人会后悔。为了不给自己留一个后悔的理由,国奥队正在希望和失望之间苦苦徘徊。 即便,四国赛上的“三战三捷”,最终被历史证明是一种“空喊”,我也坚决相信,“恐韩”、“恐日”,已是过眼云烟。 记者晏秋秋(本报桂林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