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同时也是小妇人--海宁 职业网坛女恐龙(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2月01日10:34 今晚报 | |||
“小巨人” 2001年夏天,温网决赛。当1.81米的大威廉姆斯以接近200公里的时速把球狠狠砸到场地里时,海宁无奈地垂下了头。在女子网坛力量化趋势愈加明显的时候,有“小巨人”之称的比利时新秀依旧无法和真正的“巨人”平等对话,0比6的第三盘让她坚强作战的第二盘顿失光彩。次年温网半决赛,海宁的失望再次上演,终结者仍是“母狮”大威。在力量型选手大行其道的世界里,连“天才少女”辛吉斯都黯然退场,初出茅庐的海宁前途黯淡。然而,这个论断在随后两年中被旋风般地推翻:她战法网,连胜小威和小克;战美网,力克卡普里亚蒂,再胜克里斯特尔斯;战澳网,一路从未受到挑战,决赛中第三次让同胞裙下称臣……海宁的崛起让所有人迷惑:“技术恐龙”复活了? 海宁的确是当今网坛的“技术恐龙”,她的技术精细、优雅已成网坛口碑,只有当年的辛吉斯或可比肩。她在澳网决赛中的表现让权威的路透社都如此评价:“海宁是个艺术家,而克里斯特尔斯只是工匠。”海宁还有“绝活”传世,她的单臂反手技术在职业网坛“别无分号”,注定将成为球迷和后来者口中的“传奇”。此外,这个瘦小得毫不起眼的选手虽然没有太多的天赋优势,却锻炼出充沛的体力足够她满场飞奔,让对手好像在挑战一堵移动的墙。 然而,铸就“恐龙”的不仅是技术和体力,更有一颗“勇敢的心”——这是如今许多选手、特别是和海宁并称的克里斯特尔斯所缺少、而一个大满贯冠军决不能缺少的素质。海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恐龙”,可她从未在比赛中主动放弃。2003年美网半决赛就告诉人们:即使加上全场几万名观众的所有力量,你仍旧无法在球场上把“小巨人”打倒。也许,坚强的神经才是海宁“恐龙复活”的最大武器——在如今这个休闲、时尚、作秀的女子网坛中,还有谁能像少年丧母的海宁那样专注、那样坚韧呢?她在比赛时甚至能彻底忘记自己的婚期!从这个意义上说,1.67米的海宁才是真正的“巨人”,也是真正的“恐龙”。 “小妇人” “小巨人”同时也是个“小妇人”——这是海宁成为“恐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21岁的“花样年华”,当同龄人尽情享受自由的乐趣以及网球带来的巨大名望和超高曝光率时,海宁却心甘情愿地在2002年11月走进“围城”,成为这代球星中罕见的“已婚妇女”,而她性格中的低调、平和也在婚姻中得到体现。“海宁先生”皮埃尔不是“休伊特”、不是“阿加西”、也不是库娃那张长得让你眼花的“情人名单”上的人物;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比利时人,和网球的关系止于业余玩玩;他也不会陪伴海宁走遍世界参加比赛,人们决不会像熟悉明星一样熟悉他的脸。海宁更不喜欢到处谈论婚姻生活——在这个“狗仔”横行的星球上,她要为自己保留一个不受骚扰的家园。不过在大满贯冠军的成长历程中,婚姻的作用不可忽视,“恰好”就在名字加上“哈德恩”的半年后,海宁获得了个人的首个大满贯头衔——婚姻带来的忠诚、责任和稳健,让海宁“小妇人”般地成熟在网坛鹤立鸡群。 “小妇人”的善良特质还体现在另一段关系中。和婚姻的低调相比,海宁和澳网决赛对手克里斯特尔斯之间的恩恩怨怨更容易成为“注意力经济”的卖点。“弹丸之地”的比利时,出现了女子网坛最顶尖的两位选手,媒体只会炒作她们的竞争,却忽视她们的友谊。而当海宁连续在大满贯决赛中击败小克后,小克身边的人更攻击海宁“服药”。面对恶意和误解,海宁的反击止于“我的成就都是艰苦努力换来的”,从未伤害过小克半句!事后,“比利时双姝”的关系受到了很大伤害,但海宁的善良使难得的友谊看到了复苏的希望。一次采访告诉我们,至少在海宁眼中,14岁起就和她相伴至今的克里斯特尔斯依然是她的“姐妹”。海宁说:“我一开始就和她在一起,一起旅行,一起在比赛期间跑出去逛街、吃饭——这很不容易,但我们总是想法见面。她说弗莱芒语,但我们在一起时,她就迁就我说法语。我结婚时邀请她,可她在澳大利亚陪休伊特没法来,虽然我非常理解这种情况,但她还是很失望。比利时是个很小的国家,媒体也喜欢在我们之间制造‘争议’。可她和我一样,我们都是‘斗士’,我们在共同努力,为这个很小的国家创造伟大的成绩。”竞争残酷的职业网坛或者不会容许纯洁友谊的存在,但只要有海宁这样一颗宽容的心,也就足够了。 不够强壮、不够高大、不够漂亮、不够性感、不够张扬也不会作秀的海宁,就这样遗世独立在喧嚣、浮躁的世界中,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对人生、对网球的信念,“孤身走我路”。她是女子网坛的“恐龙”,我们又多希望她不是啊!彭延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