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卖人欲“薄利多销” 韦海英:尽力促成球员转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1月19日01:41 时代商报 | |
背负沉重经营压力的金德俱乐部,并没有因巨额的经营任务而阵脚大乱,反倒利用新陈代谢的机会将经营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大有提前实现集团要求的扭亏为盈目标。由于中超联赛开幕尚有4个多月的时间,所以包括球队冠名、胸前背后广告等常规经营工作不得不处于停滞状态。为此,金德高层将经营工作重点放到了甩卖球员上。 金德之所以一举将34名球员推上转会市场,除了球队确实需要在人员上大调整外, 令金德高层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转会球员多达570人。这在由买方(俱乐部)完全控制的转会市场中,名不见经传的沈足球员很难吸引外界的注意。何况,许多俱乐部在获悉沈足球员的转会费后,更是望而却步。如此一来,到目前为止,金德真正转出的球员仅有杜苹、马亮和闵劲三人,其余球员都是待价而沽。 随着自由转会名额的扩大,摘牌会成交的数量直线下降。因此,金德那些上榜球员,能找到买家的少之又少。如果最终只有杜苹、马亮和闵劲等少数球员成功转会的话,那金德的美妙设想肯定将付之东流。对此,金德高层不得不审时度势,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尽早“套现”成功。刚刚加盟江苏舜天的闵劲,便是金德新政的第一个受益者。正是因为金德最后时刻的大幅度降价,才让他与舜天“喜结良缘”。 金德“薄利”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据金德副总韦海英介绍:“所有上榜的球员,只要能找到接受他的球队,价格肯定会适当的降低。降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定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金德绝对会尽力促成球员转会。”金德在大力推行“新政”,正因转会费而苦恼的陈波会不会得到“新政”的垂青呢?金德老总何兵义正严辞地表示:“陈波转会费,一分不能降!”本报记者卢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