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道速滑人才拮据 无力撼动韩国霸主地位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1月12日08:34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电 题:中国短道速滑人才拮据 无力撼动韩国霸主地位 中新社记者 王欢 韩国一批十五、六岁的小选手在中国主场的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中,狂扫十个项目中的九个冠军,而中国只一银一铜进账,中韩差距立现,不得不让人深省。 中国短道速滑一直是中国冬季项目的“排头兵”,不但实现过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也是唯一一项在冬奥会上为中国夺取过金牌的项目。然而今次十九岁以下青年选手过招,中国队不仅没能斩获金牌,在传统优势项目五百米中竟无人杀入决赛,人们不免担心:中国短道速滑的优势已经不再,如果杨扬、李佳军等老队员退役后中国队将面临人才危机,与韩国队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有人说,上一届国家队七年间没有人员变动,压制了年轻运动员的成长。但国家队主教练辛庆山认为,这个现象恰恰证明中国队的后备力量薄弱,不具备接班的实力。人才“拮据”的中国队甚至连挑选队员参加这次世青赛都犯愁,用辛庆山的话来说就是“找不出几个可心的苗子”。 反观人才梯队完备的韩国,已经在短道速滑界占据了霸主地位。当中国队期待着十八岁的王濛接过大杨扬的接力棒时,韩国已有一大批年龄更小的优秀选手入选国家队,光是近期出战世界杯、亚锦赛和世青赛的世界水平运动员就达二十个之多。韩国短道速滑的集团军优势是其他队伍无法匹敌的,现阶段中国队确实难以与其抗衡。 培养后备力量意识强,是韩国队保持长久实力的重要原因。韩国短道速滑运动在青少年中普及程度高,运动员专业化训练早,训练强度大,对技术的研究相当细腻,因此后备人才的基本功扎实,能很快接替老队员达到国际水平。而中国在基层培养环节有所欠缺,受教练员水平所限,年轻选手进入国家队后,在基本技术和个人能力上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矫正和雕琢,成材周期自然被拉长。 经历着老将逐渐退出、小将难以担纲的“阵痛”,中国短道速滑的都灵冬奥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辛庆山坦言:“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好成绩,但困难确实比较大,此后中国短道还要面对二0一0年和二0一四年冬奥会的征途,必须及早动手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