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2003年的足球不再纯粹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31日18:01 北京晚报 | |
戴星 2003年对于足球来说或许是一个“小年”,除了与以往一样精彩的欧洲冠军联赛外,似乎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赛事。但在这样一个“小年”出现的一些人和事,却足以对足球在未来几年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一只巨手搅乱固有秩序 在2003年夏天,俄国石油寡头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突然介入足球界,立刻掀起了大风大浪。 在阿布入主切尔西之前,欧洲乃至世界足坛的众豪门习惯于各自握有一批球星,即使有流动也遵循出入相抵的原则,不约而同地维持着实力的均衡。外来人阿布的降临破坏了这一切,在俄国人砸出的成吨英镑面前,曼联交出了贝隆,国际米兰交出了克雷斯波,连昔日的巨星收购专业户皇马也交出了马克莱莱。阿布在现实中做到了只有在“世界足球经理”游戏中才能做到的事情———原属于各路豪强的足球精英迅速向一地集中,豪华之师瞬间打造。均衡原则在上亿英镑面前变得苍白无力,“巨款即公理”———阿布拉莫维奇用似乎取之不尽的钱袋震荡着人们的固有观念。因此把这位俄国人评为足球年度风云人物,丝毫不过分。 然而,即使阿布的金钱全部投在球星们的转会费上,切尔西俱乐部的硬件环境也依旧寒酸,他们既没有像巴塞罗那诺坎普那般宏伟的球场,也没有像AC米兰运动医学实验室那样先进的训练辅助设施,更没有像尤文图斯、皇马那样的青年后备军。从这个意义上说,切尔西还远不是豪门,马克莱莱就指出:“切尔西和皇马还差一个档次。”其伪豪门的特征还体现在,一旦球队成绩出现不稳定,立刻重新祭起钞票吃人的大旗———“如果今天的转会市场上还有一个贝利,那么即使他标价1亿英镑,我们也会收购他!”——急功近利的暴发户心态暴露无遗。 阿布拉莫维奇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球会成了亿万富翁的消遣工具。况且,重金将球员聚拢这样“一手交钱,一手交人”看似公平的交易,恰恰是反市场的,因为资源的过分集中必然妨碍自由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幸好,传统豪门已经自觉联合起来抵抗“沙皇”,切尔西求购范尼、亨利都被拒绝,就连饱受财政问题困扰的巴伦西亚也拒绝了英国人收购阿亚拉的要求。他们不仅顾忌此消彼长的实力,而且也在坚持捍卫一种更为合理的足球秩序。 两股毒流侵害健康肌体 阿布的鲸吞行为展现了金钱的瞬间爆发力,而细水长流的金钱恰是维系职业足球运动生命的必需。成绩和金钱双丰收才是理想的经营模式。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没钱的想有钱,有钱的想更有钱,金钱的副作用开始显现出来。为了争取更多的收入,球队想尽了各种办法,提高门票价格、增加转播费用分成等等,代表豪门的G14甚至在2003年提出国家队在征调其球员比赛时应该付费。 对金钱的过分迷恋毒害了足球,贪欲直接用增加比赛密度来满足。过于密集的赛程不仅降低了比赛精彩程度,更是对球员身心造成了巨大损害。当喀麦隆雄狮马克·维维安-福永远地倒在联合会杯赛场上时,人们才开始考虑这些强壮的小伙子们是否过于疲惫。于是,欧足联带头减负,将冠军联赛小组赛第二阶段取消,16强直接进行淘汰赛。然而,俱乐部仍见缝插针地安排商业比赛,轰动一时的“皇马亚洲之行”,不过是足球俱乐部老板将贪欲发挥到极致的最生动证明。 没有球员希望因为身体的疲惫而踢不上球、挣不着钱,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被迫选择了药物来维持自己的状态。“凡药三分毒”,近20年间已经有40多位意大利球员命丧黄泉,他们的死因都与服用禁药有关。但这丝毫不妨碍其他球员继续“享受”着诺龙、麻黄素等禁药的“滋补作用”。 贪图金钱与依靠药物,这两股毒流总是搅在一起。对金钱的追求让俱乐部和球员不择手段,尝到甜头后便无法解脱,越陷越深,俱乐部的操守、球员的道德在贪欲面前沦丧。服用禁药本身就是道德沦丧,但它伤害的只是服药者本身。而由金钱引起的恶欲膨胀,则伤及他人,英超爆出的强奸丑闻便是“恶之花”的鲜活例证。 现今的足球,早已超出这项运动本身的意义,承载了太多场外的因素。不纯粹的足球,滚动起来也愈加沉重。不过它至少还是圆的。足球在明年将因为葡萄牙欧锦赛而增加许多亮色,而球星云集的各队为了争夺更高荣誉而迸发的光芒,也会让人们找到快乐。“出汗也是一种幸福”,无论是踢球还是看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