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风往哪儿吹?--评中国车手F1前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29日09:41 中体在线-中国体育报 | |
近几个月来,中国几位有潜质的方程式车手“谁能抢先成为F1车手”,成了国内各大媒体争相炒作的热门话题。 我一直以为,赛车手这份活儿不是人人都能干得了的,更何况是“人中豪杰”、天天跟极速较劲的F1车手。中国倘若能出这么一位“旷世英雄”,也是我等身为华夏之子的一份荣耀。问题是,现在全球能跻身F1“超人”行列的不过百余人,中国年轻选手不可能不经锻 可是,在近期荷兰籍华裔车手董荷斌为威廉姆斯试车的报道中,我们不时看到国内媒体有这样评述:“中国首位F1车手即将产生”、“出生于温州的董荷斌成为了第一位加盟F1车队的中国人”、“中国车手准备参加F1大赛”……仿佛我们离仅F1的车手座席仅咫尺之遥。 这番夸赞热潮,不禁让人想到前一段对内地车手程丛夫与香港车手詹家图的炒作。他们同样风华正茂、同样因超人的潜质与不俗的表现而被大牌车队看中,参加或有意招募参加“青年队”培训。这中间他们即便有机会受邀参加F1车队的特别试车,“准考生”也不可能转身就等同于科班毕业生。这就跟进太空飞行学校试训并不等于上太空船的道理一样。 在诸多“捧杀”的评论中,最不可思议的是,有这样一段引述外电的评述,说董荷斌加盟F1是继航天员杨利伟的惊人创举后中国在科技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我不知道外电原文是否如此,但我深信:国人历来有把外人评价当圣旨的传统,就好像有人说能在太空上看长城一样,也不管真实与否,它就成了某些人做梦的“催眠剂”。 董荷斌肯定是优秀的,否则威廉姆斯也不会大胆到让一位仅开过500匹马力、宝马方程式赛车的“预科生”去驾驭900匹马力的F1战车。同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董荷斌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就能抵达他期望的“顶点”。不过,在实现做中国首位F1车手的梦想之前,还有一项媒体在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回避的问题———那就是董荷斌的国籍。尽管董荷斌出生在温州,但他现在拿的是荷兰护照;称现在的董荷斌为华裔车手可能更为恰当。而这样的优秀华裔车手还有前两年参加F1大赛的马来西亚车手熊龙。熊龙的父亲在今年随儿子到中国访问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当年熊龙不是急于参加一级方程式赛,而是在日本方程赛上继续操练、打基础的话,他的表现或许会超过现在。这番话语,很值得我辈揣摸。 值得称道的是,董荷斌在威廉姆斯试车后仍然保持着一份清醒。而我们做媒体的,在看到年轻选手有做为时,惊喜、赞叹之外仍不可无休止的“捧杀”。从某种意义上说,捧杀是一把温柔刀,它可以把一个有天份的人“捧杀”到最后跟常人一样。 作者:姜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