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喜中有忧--2003“国球”大盘点(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28日15: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盘点2003年中国乒乓球,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喜中有忧。 论战绩,中国队可谓彪炳———无论是巴黎世乒赛、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和世界杯,中国人均让世人再次尝到了这个在中国享有“国球”地位的实力和威慑力,此乃中国乒乓球人之喜。2003年的国际乒坛,给世人更多的感觉是中国人在上演“独角戏”,不少重大比赛的半决赛、决赛全是炎黄子孙在台上“内战”,中国的一枝独秀,使世人感到这个项目在全球继续发展的危机;而开展了六年的中国乒超联赛,仍充当“鸡肋”角色,此乃中国乒乓球人之忧。 就中国乒乓球人来说,在“外资”无法入侵的情况下,更多的是“扩大内需”,于是,一幕幕“抢班夺权”的喜剧轮番上演。 喜出望外的刘国梁 外号“小诸葛”的刘国梁应当首先感谢巴黎的世乒赛。正是在这届世乒赛上,让中国乒乓球的领导者真正感受到了教练队伍老化的危机,这种老化表现在管理以及技战术训练、包括比赛时的指导思想,从而导致分量最重的男单冠军旁落,彻底粉碎了中国队包揽世乒赛全部冠军的梦想。在这个背景下,刚脱下战袍不久的刘国梁猛然间便当上了男队的主教练。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男队随即在一系列比赛中赢得了令人骄傲的战绩,除马琳、王励勤外,陈、郝帅等小将也脱颖而出,迅速印证了男单新教练组的成就。在年底结束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上,中国队一举包揽了全部四枚金牌。总教练蔡振华也给刘国梁打出了9分的高分,对爱徒在新岗位上的发挥表示非常满意。 喜忧参半的马琳 说马琳是2003年中国男单最风光的人并不为过。这一年,他夺得了世界杯、中国公开赛等赛事的男单冠军,超越了“大师兄”孔令辉和王励勤,成功扮演了“抢班夺权”的角色。而他在国际乒联的排名中也蹿上了“NO.1”的位置,并与王励勤一道,在国际乒坛书写了“马、王”时代的新篇章。但风光的马琳却在岁末被当头浇了盆冷水———在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头轮便被来自瑞典的“新秀”隆德奎斯特淘汰。 男单水平的接近让世界冠军的位置变得容易丢失而异常珍贵。虽然对于欧洲和亚洲选手来说中国选手十分强大,但包括马琳在内,又有哪个中国选手在对阵欧亚高手时有必胜的把握?在这个竞争激烈、水平接近的项目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变化。雅典奥运会,是欧洲选手的主场,马琳能否继续书写辉煌呢? 喜上眉梢的王楠 “王楠还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这是蔡振华在女子世界杯结束后说的一句话,这足以证明王楠目前的地位。王楠的2003年无疑也是辉煌的,尽管在她状态低潮时曾有人想“篡位”,但事实证明,她在中国女队的大姐大地位始终没人能够真正突破。巴黎世乒赛时,王楠一举夺得女单、女双和混双三面金牌,成了中国乒乓球女子运动员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满冠王”(邓亚萍缺一个混双世界冠军)。而在年底,尽管因状态不佳输掉了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的桂冠,但随后便在香港将女子世界杯的冠军奖杯抢了回来。明年雅典奥运会,或许是她运动生涯画上休止符的时候,她能否像前辈邓亚萍那样光荣引退,就要看她的造化了。毕竟,她的身后有着虎视眈眈的张怡宁、牛剑峰和郭焱等人。 王楠的2003年,绝对是丰收喜庆的一年。喜滋滋的陆元盛 陆元盛乃中国女队主教练。每次乒乓球大赛后,记者让陆元盛总结中国女乒的得失,总会让他有些不知所措。说技术吧,中国女乒已经有些高处不胜寒;谈战术吧,前三名都是中国选手还有什么战术好说。真要说,也只能聊聊几名主力的发挥情况,或是决赛与半决赛的“自相残杀”。中国女乒真的很难找到对手。 与男乒被欧亚选手“夹击”不同,2003年的中国女乒既没有眼中钉也没有肉中刺,队内的竞争比国际赛场的争夺更残酷。如今欧洲只有鲍罗斯苦苦支撑,朝鲜女乒自去年亚运会后就再没露面,韩国女乒就那么几招。中国香港女乒队员也曾在一些比赛中打了几场好球,但真要与王楠、张怡宁、牛剑峰这些中国的顶级高手交手,还是输得很惨。 陆元盛自然很享受这等景象。倘若有人问,明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乒乓球的金牌会不会旁落?我相信陆元盛会回答:这很难说,竞技体育嘛,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你信吗? 忧乒超仍是鸡肋 中国的乒乓球超级联赛被誉为国内最高水准的联赛,但自开办以来一直被同样的问题所困,使得联赛成了中国乒协的一块心病。 中国乒超联赛创办的初衷,是想给国内选手多创造一些比赛机会,提高待遇收入,以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的确收到了不俗成效。但不可否认,由于国内运行的奥运争光计划,使得国家队为国争光的任务摆在第一位;同时,国际乒联每年的公开赛多达13站,按照国际乒联的规定,各国选手要想参加世界性大赛(包括奥运会)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公开赛,并且还要参加三个大洲以上的比赛。这使得中国队球员既要为赢得足够的积分忙于国际赛事,同时还要参与联赛,一年到头疲于奔命;再加上国家队所必需的集训,联赛已被撕扯得七零八落。 这些因素,对联赛以及俱乐部运作都造成了负面影响。故此,国家队有怨言,俱乐部有不满,媒体也兴味索然,观众更是不知所措,乒超联赛已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本报记者 吴广崖 (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