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志毅3500到周挺200万 红塔警示中国足球资本危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08:16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记者沈雷 虽然几亿元对年纳税80余亿元的红塔而言,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该集团已出现利税连续6年下滑的不良苗头,柳万东上任后明确提出了对目前其多元化经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当然旗下只烧钱、没产出的足球躲不过这一刀。红塔今天的果断,可以视作对当年非市场行为的全盘否定。 大型国有企业杀入足球圈的“烧钱运动”,源起于1997年左右。这些雄踞甲A的国企集群中,有的尚有自我推销的理由,有的进入足球圈,很难否认是非市场行为。一旦企业以市场眼光自审,资本的退出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民营资本两重天 比起国企集群,占据中国足坛大半壁江山的民企控股俱乐部,显然出发点大相径庭。 1994年职业联赛初期,一年投入两三百万元就可以运作一支甲A球队,当年进入足坛的老板们往往仅是带着对足球的一腔热情而来。但随着支出的水涨船高,足球成了让人胆怯的泥潭。以全兴为例,1994年投入160万元,到了2000年成了4000万元,最终不得不在2002年初以400万元的超低价将俱乐部卖掉,全兴走时的匆忙,简直可以称之为抽身而逃。同样的状况,我们在万达、松日、平安、华晨海狮等的身上见过多次。 今天,面对一个一年要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巨大窟窿,90%的民营企业不会感兴趣,理由很简单:花自己的钱,谁不心疼?也有人认为,对足球的投入可以获取巨大的广告效益,于是在此基础上又诞生了一个特殊的中国现象:球队频繁更名——买冠名权同样起到了广告效应,可投入少烦恼少,何乐而不为? 足球市场化前途难测 相比10年前,中国足球俱乐部的经营收益依然没有找到新的领域,冠名权、门票收入、赞助输血、联赛整体商务开发分红这么几项与1995年几乎完全一致。随着中国足球公信的渐失,联赛上座率几近10年最低点,门票收入大打折扣,同时导致广告推广工作不利,再加之集体漠视自身纪念品资源开发,中超元年的中国足球市场化前景难测。 在开源不利的前提下,中国足球前进的道路只有一条:节源。从1994年范志毅每月3500元的工资,到现在尚非国足主力的周挺就可以拿200万元的年薪,职业化10年来中国足球的最大飞跃不是竞技水平的提高,而是球员工资水平的夸张上扬。俱乐部支出中花费在球员薪水上几近七成,依照国际足球的惯例,这已远远超过了50%的红色警戒线。 红塔的退出是中国足球出现资本危机的一个信号。对于中国足球,迈入中超元年绝非意味着新一轮烧钱运动的开始,而是更严格地按市场化模式运作,否则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将在这场资本危机中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