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十年记者生涯路:十年燃烧岁月 球员曾是铁哥们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24日03:01 东方体育日报 | |
如今,足球记者已经和娱乐记者一起成为狗崽的代名词,但是,在十年前,如果谁说足球记者是狗崽,那么十个足球记者有九个会站出来跟你急。因为在那个年代,能当一名足球记者是一件很光荣、很神圣的事。 那时,足球记者都很朴实,他们把自己的事业看得很崇高。如果说当年的海埂春训是球员的炼狱,那它也是锤炼足球记者意志的基地。如今海埂训练基地周围灯红酒绿、莺歌燕 那时的足球记者都很能吃苦,如果采访记者多了,基地住不下,为了采访方便,他们就住在距海埂基地一墙之隔的教育学院的学生宿舍,一个房间一般四到六张床铺,15元一天,写稿的时候还要抢桌子,错过机会,只能趴在床上写稿。更要命的是,教育学院供电也不正常,有时候为了赶写稿件,记者们常常点起蜡烛,奋笔疾书。那时还没人使用电脑,发稿主要靠基地里的传真机,每次发搞都要排上个把小时。条件好些新闻单位记者自备那种话筒式感应传真机,不过,发一次稿也要十几分钟。每天夜里发完稿是记者最幸福的时刻,很多记者都会跑到天津日报的苑金鹏住的房间去呆上一会,老苑的段子特别多,再配上他的那口天津话是当时一绝。后来,许多闲着没事的球员也常跑来听老苑说段子。 那时,记者和球员、教练的关系很铁,说他们是一家人并不为过。记者每天缴15元的伙食费,领一个饭盆,就可以大摇大摆走进球员食堂了。十几支球队全在一个大食堂里吃自助餐,你打菜的时候,高峰或是范志毅没准会在边上给你装上一勺,“哥们,这玩意补身子。”听着就让你舒坦。吃饭也是随便坐,你爱听陈亦明胡吹猛侃就坐他边上,徐根宝那时对记者的态度也绝对一流,“来来来,一起吃,晚上到我们那喝王八汤。”很多从当年过来的老记一想起那时就会感慨:“现在球员教练钱多了,和他们的关系也淡了。” 对甲A的第一批记者来说,十年前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段光荣战斗的岁月,以至于他们每一次相见都会像石光荣遇到老战友一样,忆当年峥嵘岁月。作者:方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