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服药:同情者甚多 真的可以“不知者不罪”?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22日07:52 上海青年报 | |
文/耳东每 张帅服药,众多人还是报以同情的态度,毕竟当事人还年轻,一方面考虑到他在足球运动上还很有潜质可挖,另一方面就是对二十出头的小孩还能给予信任。现在的一份证据对他来说颇为不利,因为身体基本上是诚实的,吃什么就会相应排泄出什么,两个尿瓶子已经足够证明麻黄碱这种物质在张帅的身体里面停留过。当然这已经足以定罪,但是终究感觉缺 中国体育界从前也有过“药检阳性嫌疑”,但是大多数都在不公开的环境下处罚了之,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而现在终于轮到有至少一亿多国人关注的足球项目,尽管属于丑闻范畴,公开和公平更是需要呼吁。在英伦那边,里奥·费迪南德的案子刚刚有了说法,且不论结果如何,这个案子拖了三个月有它的道理———取证,以证明“故意”或是“无意”,这也是对当事人的尊重。 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做了什么自己知道。所谓“不知者不罪”,套在张帅身上也就是说,他单单知道吃的是感冒药,却不知道其中的附带品会带来如此大的后果。那样“不罪”并不可能,但是偏重于经济类处罚还是比较合理。或者就是知法犯法,那样禁赛就是最大快人心的判罚。对于“知不知”的问题,还是可以从一个人的身体上得到答案。人的身体上并不是只有肾脏才诚实,植物神经也是孤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当一连串问题对当事人形成心理刺激,就会引起心理反应而导致皮肤电阻、脉搏、血压、呼吸、脑电波、声音、瞳孔等生物参量的变化。测慌仪在司法上尚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但是已经更大范围地引用作为参考、以及击垮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动机报告”。司法上用得,足球上哪能用不得?———即使作为参考。 美国司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那些有眼能看,有耳能听的人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保守一个秘密。即使他的嘴保持沉默,他的指尖却在喋喋不休,背叛从每一个毛孔缓缓流出。”测慌仪的判断固然只有95%,但是足以威慑一部分人。 这当然是个坎,可以试想一下,对全国的足球人做一次测验“曾经是否服药”,他们的动机报告结果会是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