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唱妇随的冠军夫妻--记香港乒球队教练惠钧李惠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14日14:58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所谓“夫唱妇随”——惠钧和李惠芬的经历恰恰印证了中国的这句老话。 一对世界冠军 1983年,河北姑娘李惠芬正式进入国家队,此时,江苏小伙子惠钧已经先于她到国家队报了到;1987年,两人一起参加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自认为球打得并不出众的惠钧 但一年后,两口子为事业开始了各自的奔波。1990年,李惠芬公派到日本打球,身份是教练兼队员。忍受着相思之苦,1994年李惠芬终于完成任务回到国内;但四年之后的1998年,惠钧又被公派到香港担任教练员的工作。“你看看我们的日程表,呆在一起的日子有多少?一家人总这样也不是一回事,2001年,我终于有了来香港执教的机会,我们两人这才呆在了一起。”李惠芬谈到这段聚少离多的日子有点感慨万千。但不管怎样说,两人终于在香港有了温馨的家,同时也开始了在事业相互扶持、共同创业的阶段。 赴港艰难创业 在香港乒乓球队,惠钧的角色是总教练,而李惠芬担任的是女队主教练,虽然仅仅去了短短的两年,但李惠芬带的5名女队员都已经打进了世界的前20名。这次总决赛5个人全部获得了参赛资格,参赛人数仅次于中国队。两年当中,香港队还历史性地夺得了亚运会的混双冠军,去年的女子世界杯赛上,帖亚娜和林菱分别获得了女子单打的第三和第四名。而仅有的四名男队员根据自身的情况,专门选择了双打作为突破口,李静/高礼泽已经成了男子双打世界级的顶尖高手。 谈到自己的弟子取得的成绩,原本就非常爽快的惠钧和李惠芬显得更加高兴,似乎也只有这时两人才能忘掉初到异乡创业时的孤单和寂寞。“我们没什么业余活动,香港那么热闹,我们都不逛街,每天练完了都已很累,哪有精力到处跑来跑去。旅游更别说了,我们成年在外面带队打比赛哪有心思玩呀!”惠钧这样形容两人在香港的生活。的确,对于一直生长在内地的惠钧和李惠芬来说,香港虽然不是远隔万水千山,但粤语言的环境和当地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他们的工作总会遇到新的难题。“做运动员时我只要打好球就行了,但当教练特别是在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当教练就完全是两回事。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队员,还有环境,还有家长。比如我们最近正在抓香港本土队员的培养,这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我给这些孩子联系了到内地训练学习的机会,不但队员对内地的印象懵懵懂懂,连家长都对我说,内地是不是没有热水洗澡呀?是不是条件很差呀?虽然这让我哭笑不得,但还是耐心地解释,让家长们放心。这种工作难度在国内是没有的。而且我这个总教练现在还包办所有的杂事,训练时间,训练场馆怎么定,什么时候到哪里参加比赛,联系住处甚至订飞机票都要我一手操办。没办法,就当对自己的一个锻炼吧。” 期望开花结果 也许就是惠钧的这种沉稳气质让活泼的李惠芬总是能够得到呵护,所以虽然放弃了国内已经非常不错的条件跑到香港和老公一起创业,李惠芬也丝毫没有怨言。“他的脾气比我好,有争执的时候总是让着我,虽然我们总是不断遇到新的困难,虽然作出了不少牺牲,比如我们到现在都没有要小孩,就是觉得孩子会浪费很多在事业上的精力。但只要能和他在一起,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当记者把李惠芬这份“爱的宣言”转告给惠钧时,他马上用玩笑掩饰自己的感动:“哪里哪里,在家里她是我的总教练……”随即又马上认真地说:“她当了女队的教练后为我分担了很多,使我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整个队伍的建设,我希望我能给香港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打下一个基础。虽然大家说我现在是国家队教练干业余体校教练的活,但香港要想在乒乓球上有长足的发展,一定要培养本土的球员。我的工作也许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但是十年八年后就一定会开花结果。” 有事业,有爱情,这对冠军夫妻看来还要把这出“夫唱妇随”的好戏演绎下去。 本报记者 安颖 吴广崖(晓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