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女曲辉煌背后不该是沉寂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15:35 新华网 | |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9日电(记者张云龙王欲鸣) 从去年开始,到刚刚结束的悉尼冠军杯赛,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取得了令世界曲坛瞩目的成绩。但是,这些辉煌的背后却是曲棍球在国内令人担忧的发展现状:后备力量不足,训练质量不高。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8支曲棍球女队,5支男队,注册运动员只有500多名,即使加上那些在业余体校打球的孩子,充其量全国也只有2000人在练曲棍球,这和其它曲棍球强国无法相比。 在荷兰、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曲棍球运动有着多年的历史,社会各界也很重视,球员一年比赛次数都在百场以上,有的甚至多达二百场。而在我国,不仅很少有企业赞助曲棍球队,就是像点样儿、有点规模的比赛全年也没有几次,球员一年最多也就打二十几场比赛。 原内蒙古女子曲棍球队主教练窦兴文说,国内最早开展曲棍球运动的内蒙古、江西等地,现在曲棍球都已经衰落了。曲棍球需要大量投入,尤其是建设人工草场需要数百万元的资金,经济欠发达地区负担不起。经济实力客观上制约了曲棍球在全国的普及。 在澳大利亚冠军杯赛上,新老结合的女曲姑娘们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防守和应变能力不强,甚至出现了体能不足的情况。虽然这些与国家队受非典影响打乱了正常训练和比赛有关,但是后备队员培养跟不上的问题已表现得很突出。 主教练金昶伯承认,女子曲棍球项目有断档现象,没有1978到1982年出生的队员。这个年龄层次的断档,对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有负面影响。 中国曲棍球协会副秘书长王彤说,训练质量不高已成为女曲后备力量成长的一大隐患。培养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教练员,强化体能训练,提高训练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内蒙古女子曲棍球队教练特木热认为,曲棍球队员服役期较长,一般都可以参加比赛15年左右,但是新球员要达到竞技高峰,需要六、七年甚至十年的时间。目前国家女队的中坚力量仍是老队员,这与年轻队员常年在她们身后,没有机会多打比赛有关。中国曲棍球女队要想实现2008年奥运会夺金计划,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后备队伍,让年轻队员尽快成长非常重要。 他还建议,国家可以在曲棍球项目有基础的地方,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国家集中财力物力给予扶持。 不可否认,曲棍球在全国一直属于冷门项目,女曲姑娘的成绩激发了国人对曲棍球的期盼。但是,没有长远的眼光和扎扎实实的工作,很难保证曲棍球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