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从甲A看中超 一掷千金只进一小步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14:54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1994年底,甲A联赛头一个赛季鸣金后,中国足协在成都召开足球工作会议,时任足协副主席的王俊生曾与记者闲聊:“我们不能学香港,他们投的钱上去了,足球水平没上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十年之后,王俊生不愿看到的局面却出现了,各俱乐部的开支远远高于香港同行,但足球水平并未实现质的飞跃。 在十年甲A终结之际,对中国足球的投入和产出做一个结算很有必要。 俱乐部挥金如土 1994年初,广州太阳神集团出资300万元与广州市足协联合创办广州太阳神俱乐部。此事在中国足坛引起极大震动,因为300万元的一年投入,不仅创下了中国足球史上的新纪录,而且当时看来可说是天文数字。 然而,一两年后,各俱乐部的年投入都超过了千万元,像大连、重庆等俱乐部年投入都在3000万元以上。此后,各俱乐部的投入仍不断猛增,年投入已普遍达到3000万元左右。到了本赛季,年投入超过亿元的俱乐部就有国际、申花和深圳等。即便像天津这样艰难进入中超的俱乐部,本赛季的投入也将近9000万元。如果都以投入的最高水平来比较,末代甲A一些俱乐部的投入,比职业化之初增长了近30倍。 甲A联赛投入的高速增长,从球员转会费的增长也可得到印证。十年甲A,俱乐部的投入有70%-80%都用在球员的工资、奖金上了。1994年,黎兵转会到广东队,创下64万元的最高转会费纪录。然而,张玉宁去年到申花的转会费就近千万元。 如果以俱乐部平均年投入2500万元计算,12支队(后期还不止12队)10年的总投入将近30亿元。一位已在中国足坛消失的弱队的老板曾告诉记者,他在5年内投入球队的资金就过亿元。 足球水平提高甚微 推动足球职业化的初衷是通过引进职业化的理念和管理方式,通过与国际足球接轨加强相互交流,尽快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 然而,在十年甲A期间,中国足球的水平并没有质的提高。近30亿元的高投入,未能得到高产出,产出与投入严重不均衡。 十年甲A,中国足球最大的成就是闯入韩日世界杯的决赛圈,当时被称之为历史性的突破。从首次打入决赛圈的角度来说,可以这样说;但必须正视的是,我们抽到一条好签,并未遭遇韩国、日本、沙特和伊朗等实力在我们之上的亚洲强队。况且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们离世界杯决赛圈并不远,苏永舜、高丰文率队都只差一步。因此,中国队在米卢的带领下,在中国足协的多方努力下,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并不说明中国足球的水平有了质变。 特别是目睹了韩、日两队在世界杯的突出表现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水平已足以与欧洲二流队分庭抗礼了,明显比中国队高出一筹。双方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 十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在这十年,国内的不少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足球在大笔投入之下,仍在徘徊不前,不能不说是十年甲A最大的败笔。 本报记者 徐扬扬 (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