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寻求“气质”突破 董罡:我们将会让人刮目相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04:03 北京青年报 | |
职业联赛初期的泰山队,一度为缺乏赞助而险些没能按时成立俱乐部,被甲A所抛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时山东人相对还比较保守。于是除了八一队有部队管理条令之外,泰山队是仅有的在联赛初期没有引进外教、外援的球队,甚至有些山东媒体一再为此叫好,认为“我们就是要看自己的子弟兵比赛,要老外来干什么”。尽管最初泰山队战绩不错,年年在第五、六名徘徊,但那只是依靠山东球员不错的基础以及殷铁生大力倡导的防守反击战术,不客气地说,那是一支“没有前途”的泰山队。 出现转机应该归功于鲁能集团的介入。创建鲁能泰山初期,鲁能集团就提出了“要建百年俱乐部”的口号,这在中国足坛尚属头一个。鲁能方面不但为泰山队提供了良好的住宿、生活、训练环境,还全力寻求从气质上改造泰山队。“我们是一支铁军,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几年之后,鲁能泰山俱乐部总经理董罡这样描述鲁能的构思,“我们就是要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泰山队在国内成为头牌。” 雄霸国内足坛,很显然这只是鲁能泰山队的第一个目标。从现实上来看,在1999赛季双冠加身的那一刻他们似乎已经做到了。也就是在那一年,曼联队成就了自己的“三冠王”伟业,因此在当年年底的鲁能泰山俱乐部会议上,这支球队的高层领导不但重申“建百年俱乐部”的决心,还提出了新的口号,那就是“建立中国的曼联”。如今看来,1999年的过早成功,对于鲁能泰山而言并不见得全是件好事,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随后的泰山队包括俱乐部有关人士,不但没有在气质上有质的突破,反而平添几分骄、娇之气,任何一点小的利益纷争都可能会在当时的泰山队内部引起轩然大波。 自从鲁能泰山俱乐部现任总经理董罡到任之后,开始对球队进行一系列整顿工作。这一措施实行之初,也一度被队员包括工作人员所抵制,而近几年差强人意的战绩也为董罡全面推行自己的计划制造了一些障碍。好在鲁能集团“用人不疑”,董罡也就有时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实事求是地讲,这几年泰山队队员身上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今只是还缺乏一点霸气,而这显然是需要用一场接一场、一年接一年的胜利来积累的。雄心勃勃的董罡瞄准首届中超,“等着看吧,到时候的鲁能泰山绝对会让人刮目相看”。 作者:李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