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联赛10年刘军坚持到底 固守申花10年不渝锡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11:38 上海青年报 | |
锡婚,是结婚第十年的雅称。职业联赛10年,申花是少有的几个坚持到底的俱乐部之一;申花10年,刘军是唯一一个坚持到底的球员。凑巧的是,刘军在申花最初的号码还是10号。 本版撰文 记者 曹杰 1994年 关键词:大场面 应该说1994年联赛的职业化,对于所有的球员来说都是一道坎。物质、环境、比赛本身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突然觉得一切都开始变了。”给刘军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有一次去外地打比赛,队里安排队员们住进了一家招待所,“两个人一间房,有空调,有电视。条件一下子比以前要好了很多。”住宿条件变好了,这是刘军对于职业联赛最初的一个印象。而体育场外的变化更是让刘军觉得如同翻天覆地一般。“以前我们去踢球,踢就踢了,一伙人拉到一个场子,看台上稀稀拉拉几十口子人。可现在……说实话,每次走进球场的那刹那我都会紧张,身上的血沸腾得就像要烧起来。” (申花片断史:1994—1997年间,在徐根宝的率领下高举“抢逼围”的大旗,在1995年勇夺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个甲A联赛的冠军。1996年、1997年获联赛亚军。) 1998年 关键词:暂别申花 应该说,1997年的十强赛对于刘军的影响巨大,这既是刘军事业的一个巅峰,同时也是刘军在次年远走青岛的原因之一。“十强赛对于我是个超越。”1997年那种为国争光的信念和誓死要出线的决心,让刘军把他所有的潜力都激发出来。“就像一个原本只能搭5层的建筑,一下子搭到了7层8层。”在十强赛的最后阶段,刘军是中国队中场选手中状态最好的一个。 当1998年联赛重新开始后,刘军发现自己出了点问题。在比赛和训练中,总是没有办法发挥到很好,而且在比赛中注意力也没有办法保持90分钟的高度集中。“当时就觉得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出不来状态。训练的时候人也特别烦躁。”有一次当时的申花主教练墨里西让刘军练习射门,刘军踢了好几脚的臭球,他心里一烦,趁老墨不注意抡起一个大脚把球开出去老远,谁知道这个动作并没有逃脱主教练的眼睛,从此以后刘军就在墨里西主教练的心里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那一年,刘军是板凳上的常客,这也是刘军想换个环境的直接原因。 (申花片断史:1998—2000年间,俱乐部走了一段向国际先进足球理念看齐的艰难历程,其间申花夺得了1998年足协杯冠军,但却无力再度染指联赛冠军奖杯,每每都以亚军告别联赛赛场。但不可否认的是,外籍教练给申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申花队的战术素养在全国的联赛队伍中都是最好的。) 2001年 关键词:顿悟 2001年是刘军重回申花的第二年,而这也是刘军面临的最大的一个坎。对于一个33岁的球员,YOYO测试无疑是一道障碍。当被通知要进行YOYO测试的时候,刘军的心头好像失去了什么一样,突然一空。“那个时候我真的已经放弃了。”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定,在刘军濒临绝望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改变刘军命运的小事。那天刘军正好被安排去升旗,可起早了,结果到了那里还没到升旗的时间,只好在一个小屋子里避寒。这个场面让刘军不禁想到了小时候的一个场景。“有一次,我早上要训练,结果母亲叫早了,我到训练场的时候天还没亮,那时天又冷,只好躲在一个漆黑的楼道里。直到天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刘军说,“那天的场景真是一模一样,就像是两个不同的空间在同时发生同样一件事情一样。真的是仿佛如同一场梦啊。”而就这一刹那的感觉让刘军意识到,自己足球生涯来之不易,绝对不应该轻易放弃。 (申花片断史:2001—2003年间,俱乐部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资产重组,原先的申花俱乐部改名为申花SVA文广俱乐部。俱乐部的人员配置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申思、祁宏等一批老申花的代表人物出走同城俱乐部上海国际,申花一度陷入历史最低谷。联赛排名历史性的掉到了第12位。但仅仅经过一年的卧薪尝胆,申花俱乐部重新在2003年站到了联赛最好的球队的行列,并一举拿下了联赛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