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达喀尔汽车拉力赛 中国车手卢宁军踏上漫漫征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7日02:14 京华时报 | |
本报讯(记者孔令娟)昨天上午10点45分,46岁的“中国车王”卢宁军启程赶赴法国巴黎,为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并将从那里出发踏上漫漫1万公里的征程。 虽然前天晚上,卢宁军刚从郑州赶到北京,并接受了媒体采访,凌晨1点才休息,但是昨天上午8点钟,记者赶到机场的时候,他已经坐在那里,同来送行的人谈笑风生了,看上去精神很好。 谈到漫长的赛程,卢宁军紧锁眉头:“我很不安,我不知道面对这种挑战能不能赢。”他说赢是指赛完全程。“因为比赛太危险了,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每年有一多半的人中途退出比赛,我希望自己在颠簸和沙暴中能够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 由于妻子要照顾女儿上学,就没有来给他送行,这一别,他们要到春节后才能见面了。“过年的时候,如果你们在电视上看到我,那就是我们在给你们拜年。”在推着行李过关的时候卢宁军说。 据悉,卢宁军要在巴黎呆三天,之后便到100公里之外的小镇和领航员在一起进行最后的赛前训练和准备。 链接一达喀尔汽车拉力赛 巴达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路程最长、最为艰险的汽车赛事。该赛事创办于1979年,每年举行一次。参赛的车队除了赛车之外,还必须配备服务车和后勤。 2004年的巴达行程9436公里,车手们在18天内要穿越法国、西班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等7个国家,翻越比利牛斯山、在非洲荒漠中经受高温和沙暴的残酷考验。至今为止,共有30人丧生在巴达的路上。除了因为翻车、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危险外,在进入撒哈拉腹地后,车手和记者、工作人员还有可能遇到一些非洲国家的劫匪。目前已有4人被他们杀害,包括3名记者。12年前他曾遭遇最惨痛的失败12年后他又踏上一条凶险之路 记者:去年罗大地、罗丁以业余车手身份参加巴达,他们只跑完了17站比赛中的7站。作为一名职业车手,你对比赛有何期望? 卢宁军:我们认为能够参赛就是胜利。当然作为职业车手,我希望能够完成比赛,这个目标不高也不低。 记者:你为何形容12年前参加的巴黎-莫斯科-北京的越野拉力赛是“最惨痛的失败”? 卢宁军:当时汽车的离合器、变速器都出现了故障,最后汽车的前轮驱动也失灵了,只能靠两个后轮驱动在沙漠中行走,最终不得不退出了比赛。12年一个轮回,我又要参加一项更为艰险的比赛。 记者:在过去的25届比赛中,已经有30多人丧生在巴达的路上,你不害怕吗? 卢宁军:我也担心自己会死去,只要你在这条路上,就不可能逃避这种危险。但我心中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征服巴达。两年来,我一直为此寻找赞助商,被拒绝了无数次,终于遇到了郑州日产,我决不会放弃。我就是冲着那些危险去的,挑战它们,过后我会体会到更大的快乐。 记者:预想自己会在比赛中遇到哪些困难? 卢宁军: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是什么样的,我在录像中看到赛车在沙漠中的跳跃情形,这是我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我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挺下来,赛程长是一个方面,在沙漠中跳跃沙丘,腰腹肌很容易疲劳,会影响到中枢神经。另外还有气温,当我们从法国出发的时候,气温处在零下,穿越比利牛斯山时会越来越冷。可是当我们到达撒哈拉沙漠的时候,气温又会急剧升到零上40多度。长时间在太阳烤照下,人的大脑会失去意识,我不知道自己到时候会不会使出昏招。发动机散热也是问题。 记者:你做了哪些准备和训练? 卢宁军:从SARS开始,我就一直在进行体能和适应高低温的训练,我每天在跑步机上跑两个小时,身上穿的都是那种不透气的衣服,我的汗水每回都把跑步机给浸湿。虽然枯燥,但我深知巴达比赛对身体的考验是最为严酷的,不管比赛多么艰苦,我想,我都会以一个职业的态度去面对这项赛事。本报记者孔令娟 链接二 年近半百卢宁军 1957年11月出生,早在1985年就投身于中国职业汽车比赛,他个人的赛车历程几乎就是中国赛车运动史。他是首位代表中国出战第一届555香港———北京拉力赛的车手,以N组第3的好成绩出现在终点天安门广场。此后,他获得5次港京拉力赛N组冠军,期间荣膺“亚洲最佳车手”称号。1997年,港京拉力赛停办。中国汽联推出了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1997、1998赛季,卢宁军又连续两年夺得年度车手全国冠军。 卢宁军率队的“PALADIN车队”由两辆赛车、两辆服务车、一辆后勤服务车组成。这是我国第一支参加巴达拉力赛的国产车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