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甲A丑闻掩盖经典大战(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14:03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从A看中超 引进职业化的理念及管理方式是十年甲A最大的功绩,它使中国足球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羁绊,拥抱市场经济。然而,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相当缓慢:我们的足球管理者所接受的更多是职业化的部分运作方式,而非职业化的理念;我们一些职业球员尽管口不离职业素质,但所作所为却离职业素质的要求相距甚远。 至今转会不自由 转会作为人才流动的一种方式是职业足球的标志性产物。在职业化之初,中国足协曾实行自由转会制度,但两年后的自由转会被“按俱乐部的联赛排名为序摘取球员”的“摘牌制”所取代,直至现在。 足协实施摘牌的初衷是想抑制转会球员索取签字费的不良现象,净化转会市场。但事与愿违的是,摘牌不仅限制了人才流动,而且造成了球员转会中盲婚哑嫁的悲剧。更糟的是,那些“强嫁”球员的俱乐部为了让“新娘”顺从,不得不开出更高的签字费,只不过这一切做得更隐蔽罢了。 造成中国足球转会制度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体制的缺陷。作为甲A联赛的管理部门,中国足协既是行业协会,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它与欧美足球强国足协的本质区别———它并不是通过各俱乐部选举产生的。因此,各俱乐部对中国足协只有听命的份,却无监督之权。当发现中国足协的一些决策存在不足时,俱乐部无法及时纠正。 其实,十年甲A存在的不足远不止转会,像欧美俱乐部普遍存在的俱乐部会员制、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的梯队建设至今仍是各甲A俱乐部所缺乏的,这说明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相当缓慢。倒是日本的J联赛,它比我们的甲A晚起步,但他们的俱乐部却已走向成熟,基本上是按国际惯例运作了。 职业素质仍低下 作为中国足协职业化的目击者,记者回想十年来有哪些经典赛事,想了半天只对北京9比1胜申花和广州6比1胜申花两场比赛有较深的印象,但对甲A球员违纪的丑闻却历历在目:1996年,处在鼎盛期的大连队发生了几位国脚在成都喝酒夜不归宿的违纪事件;1997年,辽宁队又爆出几名球员在重庆喝酒与人打架的丑闻;2000年,辽宁球员张玉宁酒后驾车,发生了导致曲乐恒终身残疾的“车祸事件”;2000年,深圳队6名球员又在昆明上演“涉嫌召妓”丑闻;同年,还发生沈阳二队四名球员酗酒闹事、伤人致死的恶性案件……其实,类似事件不仅发生在俱乐部,而且也发生在“国字号”队伍,近两年国奥队就发生过张玉宁、徐亮集训期间泡吧的违纪事件。 其实,以上例子只不过是国内球员违纪的冰山一角。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球员的违纪已不限于酒、色,甚至开始涉足赌、毒。 在不少甲A俱乐部中,球员赌球是公开的秘密,为了获利一些人甚至操纵比赛。今年甲A一些场次的比分与境外赌波公司开出的盘口惊人地巧合,以致一些俱乐部为确保关键场次不出事,弃用有赌球嫌疑的球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一些俱乐部甚至矫枉过正,连一些与对手关系密切的球员也弃用!只要翻开本年度后几轮甲A的出场名单,人们就很容易从中找到痕迹。 另外,一些球员吸食摇头丸一类的软性毒品,已成为近年甲A值得关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便是一些原本极有潜质的球员,逐渐销声匿迹了。 球员违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违纪球员素质低下是内因。十年足球职业化的进程,并未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多少烙印。因此,对一个丑闻给人留下的印象远比经典大战深刻的十年甲A而言,过高评价其职业化取得的进展,显然是不合适的。 本报记者 徐扬扬 (子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