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亡”不期而遇--写在欧锦赛抽签揭晓之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2日07:30 今晚报 | |
号称“冰人”的埃里克松笑了!瑞典人咧开嘴巴的那一刻,英格兰在2004年欧锦赛分组抽签中被抽到了法国、克罗地亚和瑞士的B组。法国是卫冕冠军、克罗地亚曾是世界杯赛季军,可埃里克松还是笑了,因为这个在去年世界杯赛上经历了“死亡之组”的教练,这回幸运地和“死亡”擦肩而过。在他心中,可能还会怜悯那些与“死亡”不期而遇的球队,他们就是D组的荷兰、德国、捷克,和注定成为“救命稻草”的预选赛幸运儿拉脱维亚。11月30日,葡萄牙欧锦赛——新世纪的第一届欧洲足球峰会,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死亡之组”。 每次大赛都会有“死亡之组”,每次分组抽签都会让观者恨不得生出“狗鼻子”去嗅出“死亡”的味道。可这次,“死亡”浓烈得让人不禁眩晕:荷兰、德国和捷克,这是个怎样的组合?他们有实力、有辉煌、有传奇、还有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论硬成绩,德国三届世界杯赛冠军、三届欧锦赛冠军具有绝对说服力,可荷兰不需要冠军就很有“说服力”;捷克没拿过冠军却是不折不扣的欧洲一流,更让人不服不行!拉脱维亚首次参加大赛,还懵懂搞不清状况,却可能把“死水”搅得更混,说不定就让哪个豪强挨上根“伤心小箭”,有理也没处说去。 只看表面,D组已是不寒而栗的“地狱”;揭开表面,你还会看到更多刻骨铭心的纠葛。就像阿根廷和英格兰,德国与荷兰也是几十年的“冤家”。飞翔荷兰人的世界杯赛冠军梦毁在隆隆前进的德国“战车”履带下,而这履带也曾在本土欧锦赛上被“飞翔的翅膀”扇断;还有1990年著名的“口水大战”,其中一个“参战”人员不就坐在大西洋体育馆里面无表情地接受“死亡”结果吗?他就是德国主帅沃勒尔。不要以为这恩怨里没有独立不久的捷克人什么事,事实上,他们历史上两次在欧锦赛决赛中与日耳曼人相遇,又两次败在对方手下,最近的一次就在7年前,如今的捷克头号球星内德维德可以为那“巅峰旁摔倒”刻骨之痛作证。就算是荷兰和捷克,也有预选赛的一笔账要算,如果不是捷克的一胜一平,荷兰人怎会惨到再次混进附加赛那种拧断神经的决死之战?世界杯赛英阿之战告诉我们,一对冤家的比赛注定火星四溅、结局诡异,而现在我们有了冤家“连环套”。 荷兰、德国和捷克与“死亡”不期而遇,他们不该抱怨。因为他们虽然都是强队,可都是运气不好的强队。天才满营的“公认劲旅”荷兰和捷克居然撑不到韩日参加世界杯赛;而沃勒尔自从担任德国主帅以来,在阵容完整时参加的比赛屈指可数,混到世界杯亚军不能说明他们的运气,只能说明他们的“不幸”——大决战前“擎天柱”似的人物(巴拉克)非战斗减员,这还不叫“歹命”吗?他们运气不好,所以他们“死”到了一起…… 11月30日这一天,笑的人不止埃里克松一个,这个行列里还有意大利的特拉帕托尼、西班牙的桑斯、葡萄牙的斯科拉里等等和“D”字无缘的教练们。尽管葡萄牙和西班牙有“邻居之争”、意大利也要与风光预选赛的瑞典过招,但他们的小组都是“1+1=2”的强队出线模式,D组却是“1+1+1=?”的“幸存者”游戏模式。荷兰、德国、捷克,我们总要惋惜一个、痛别一个、牺牲一个。2004年欧锦赛有如此“死亡之组”,足以告慰天下球迷渴望“嗜血”和“娱乐”的眼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与“死亡”不期而遇。彭延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