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六年人事:温嘉庆首宗生意赚顿饭钱--1999经纪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09:20 金羊网-新快报 | |||
新快报记者 刘勇 作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持国际足联认可的“国际足球经纪人”牌照的温嘉庆是国内首批足球经纪人,也是迄今为止较为成功的足球经纪人之一。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足球经纪人、外援和外教在甲A十年的过去和现在。他坦言,1999年是他的经纪人生涯的开端,也是外援、外教在中国职业联赛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首宗生意赚顿饭钱 [1995年,在前南斯拉夫以“个体户”身份做生意的温嘉庆首次涉足引进外援,虽然首宗生意赚的钱与一顿饭钱差不多,但尝到甜头的温嘉庆从此一发不可收。]“根据我的理解,只要是有职业联赛就会有职业经纪人的存在。当时我就觉得中国的职业联赛肯定也需要外援和外国教练。我首宗生意赚的钱很少,按现在的标准只够吃顿好的,有时想起来都觉得可笑。”温嘉庆透露,他1991年前往前南斯拉夫做生意,在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做球员的经纪人大有可为。当年,他首个引进的球员成功加盟了原广东宏远队。 从1996年起,温嘉庆每年都带8—10名外援来中国试训、推销,向他购买球员的球队只是以原广东宏远队、原广州太阳神队等南方球队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嘉庆做经纪人的经验也在不断地增长,用他的话说,就是懂得了控制做生意的成本。 引进桑特拉奇 [1999年,山东鲁能队在前南斯拉夫籍主教练桑特拉奇的率领下夺得了当年的联赛和足协杯双料冠军,而引进桑特拉奇进入中国的经纪人正是温嘉庆。]“与我一样,国内很多经纪人在2000年之前都属于‘无牌经营’,直到2000年,中国足协才建立正规的经纪人审核制度。” 今年3月,温嘉庆、王仲兴、范士德、张德发等7名经纪人获得了由国际足联承认的“国际足球经纪人”资格证书,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事经纪活动。另外,国内目前还有8名经纪人有中国足协所颁发的“中国足球经纪人”资格证书。这些经纪人只能在中国国内进行经纪活动,包括引进外援转入中国球队踢球。“1999年中国足协建立正规的审核制度后,这几年大家(经纪人)的做事方式都改变了许多,竞争也大了很多,最直接的成果就是这两年甲A联赛所引进的外援水平越来越高。”温嘉庆说。 驾驶宝马不舒服 [9年前,温嘉庆的座驾是“标致”,前两年是“广州本田”,现在他换了辆宝马X5吉普。温嘉庆坦承从事经纪行业多年,收入得到了改善,但实际上是有苦难言。]“老实说,如果有一项工作能不像现在这样奔波而收入又可以的话,我宁愿赚少点,平时在广州驾车上班,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从事经纪行业近十年,温嘉庆的收入也得到了增长,但他心中的烦恼也一天一天地增加。
一分钱一分货 [十年甲A,在球迷心目中有关外援和外教是“水货”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温嘉庆对此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球员、俱乐部都应该知道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作为经纪人,肯定是说自己所介绍的球员和教练是不错的,要不还当什么经纪人?主要还是俱乐部对所需引进的人要作出正确的判断。”温嘉庆对“水货”这个字眼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俱乐部要求我们经纪人找球员时肯定说是要好的,但一分钱一分货;另外,球员适不适合、俱乐部的承受能力和所花的钱值不值得等这些方面都是问题。” (金陵/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