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明:马拉多纳“看上海德比” 闹剧 陷阱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26日08:20 东方网-文汇报 | ||||||||||
叶志明 “马拉多纳闹剧”为何会引发如此的新闻“效应”?很让人困惑。也许这可以成为媒体研究者一个很有趣的研究案例。 我们本来无意报道这件并无价值的纯商业活动,但事情弄到如此地步,倒也萌发了探究一番的念头。昨天傍晚,体育部派出两位记者,专门去老马入住的新锦江大酒店探访。两位记者回来说,先前蜂拥而至的一班老记已作鸟兽散,那里一切趋于平静。其实,老马前呼后拥进出酒店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更鲜有人索要签名,只有一位住客好奇地说:“哎,那个人有点像马拉多纳。” 我们的一位记者在酒店所在的长乐路、瑞金一路的路口,随机采访了几位行人。只有一个问题:“你对马拉多纳来上海感兴趣吗?”14位受访者均为中青年,结果,1人不知马拉多纳为何人,3人不知马拉多纳来上海,1名女学生模样的表示“一般感兴趣”,其余9人称“不感兴趣”。 有趣的是,这同我们昨晚做的一个微型电话调查的结果如出一辙。28位按照随机方法抽出的电话受访者中,5例不接受调查(或电话无应答),1人表示“感兴趣”,1人表示“(兴趣)还可以”,21人说“不”。“没意思”、“别理他”是绝大多数受访者的“主题词”。 结果并不意外,但很令人惊讶。我们并不希望因此对马拉多纳有丝毫的不敬,因为他毕竟曾是全世界无数球迷拥戴的球星。问题是,我们的媒体如何利用有限而珍贵的资源,如何正常发挥“议题设置功能”,而不是仅仅为了炒作而炒作。 那天,在北京的昆仑饭店,马拉多纳最终以50万欧元的价格与他的合作公司成交,被搁浅了一周的计划重新启动。那家“额外”支付50万欧元工钱的公司并不吃亏,该公司老板甚至高兴地说:“感谢媒体,这次宣传不管正面还是负面,至少一周之内我们马拉多纳公司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了。没有你们的炒作,我们肯定不会那么出名。待会儿都别走,留下吃饭,我们请客。” 由此看来,一切都很明白了。有的人挖了一个陷阱,有的人真的跳了下去。马拉多纳闹剧,不正是这样的一个陷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