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演绎网坛“新老融合”--费德勒阿加西决战侧记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18日13:53 新民晚报 | |
当黑夜心有不甘完全退场,当白昼迫不及待呼之欲出,暗与明,在更替中重合,在重合中冲突。而将亮未亮、似黑非黑之时,最是极致的绚烂。昨天上午,33岁的阿加西与22岁的费德勒,在雨中演绎了这段老与新的水乳交融。 傲慢对话偏见 傲慢的是美国人,阿加西在大师杯前四轮老当益壮的表现,让他们在比赛还没开始,便捧着冰镇啤酒,对结局盖棺论定,“费德勒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虽有天赋却无王者之气”。 瑞士人,却是到了场上才宣泄起自己的偏见。他们用瑞士国旗,用“费德勒特快列车”,去诠释“阿加西的廉颇已老”。“虽然他足够让人尊重,但是前四场比赛都苦战3盘,33岁的年纪到底不饶人。”当费德勒一边倒地以6比3、6比0先胜两盘时,场上剩下的只有瑞士球迷欢快的叫声,与此呼应的是美国人虚弱的嘘声。 全场球迷的真正合拍,出现在比赛最后。为阿加西,为费德勒,报以相同的热忱。无论傲慢,或者偏见,必将殊途同归,因为一切都是以钟情网球为前提。 激情压倒经验 决赛因雨中断了2个小时8分钟,也没能拯救阿加西于水深火热。被中断的第二盘,阿加西居然以0比6举旗投降,“看来,这是我一个星期以来最轻松的一场比赛。”用幽默化解尴尬,是一种经验。 但是阿加西的经验,在场上面对费德勒时完全失效。制胜球比对手少了26个,一发得分率比对手低了27%,全场比赛没有一个破发点。“我本想用经验,控制住比赛的节奏,可是费德勒却用激情四溢的战术——上网配合大角度底线球,拖得我这把老骨头忽往左,忽往右。”经过了太多的风浪,惨败的阿加西不怒反笑,“年轻一代中,他实在是个最顶尖的人物。” 阿加西的网球路还将继续,费德勒们已经气势汹汹地来了,多元化的网坛,未尝不好。 特派记者华心怡(本报休斯敦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