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天降大任于斯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16日08:36 天津日报 | |
耿堃 中国女排夺冠后,本报记者耿堃(左二)与三位津门女将合影。 张娜、李姗、张平,今天能在中国女排时隔17年之后重夺世界冠军的历史一页上镌刻上自己的名字,都经历了“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洗礼。 从对巴西队的第一场比赛开始,张娜就赢得了所有中国记者的赞誉。“你们的张娜真棒!”“张娜身上就有那么一种让人特舒服的感觉,看着就心定!” 他们可能忘了,两年前陈忠和初组国家队时,张娜是入选的惟一的自由人。就在当年的亚锦赛前,她被退回了天津队。厄运可以击倒一个脆弱的人,也可以造就一个坚强的人。归队后的张娜以全新的面貌和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2003年天津女排勇夺全国冠军,决赛中她那技惊四座的鱼跃救球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很多人说没有张娜天津队很难夺得联赛冠军。 重归国家队后,张娜以一颗成熟的平常心坦然面对竞争面对压力。正是这颗平常心和过硬的本领帮助她赢得了国家队主力的位置,赢得中外记者的一致好评,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与张娜在国家队的一波三折不同,李姗已经是国家队的老队员。1999年初就入选国家队,2001年再度入选,她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可以赢得主力的位置,事与愿违,集训刚刚开始,她就扭伤了脚。在中国的两站大奖赛,有一站甚至没给李姗报名。球场内,中国女排生龙活虎,看台上李姗泪如雨下。 沉溺于痛苦不能自拔的人只有毁灭一条路,从痛苦中昂首前行的人终能看到光明。当替补并没有令李姗沉沦,反倒令她更加发奋图强。2002-2003年的联赛,一个成熟的李姗横空出世,不但各项技术更趋完善,连心理波动大的痼疾也一去不复返,成为天津队绝对的核心。外界很多评论都认为她应当成为中国队主力接应二传。对此,她倒是不在意:“在国家队就是尽自己的力,打不打主力要看教练的安排。” 李姗可能是陈忠和最放心的替补,中国女排的主攻、副攻、自由人人选都几经变动,只有二传和接应二传人选没有任何疑义。在世界大奖赛、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等大赛之前,陈忠和多次表示李姗的状态很好,接应位置没问题。 如果说李姗是中国女排最让人放心的替补,张平就是最出人意料的替补。直到公布世界杯参赛名单的最后一刻前,很多人还猜测落选的人肯定是她。结果这位上届全国联赛最佳发球奖得主以突出的特长获得教练的青睐,搭上了世界杯的末班车。 人人都说张平幸运,可谁知道这个幸运儿差一点成为排球的弃儿。平常嘻嘻哈哈的张平,每说起少年时光都会不自觉地一脸深沉,真挚地说:“我那时就觉得路挺难走的!” 不是装深沉,这是她的真切感受。13岁投入李安格麾下的中国希望队,本想茁壮成长的张平却意外摔折了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磨难可以是致命打击,也可以是宝贵的财富。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只有14岁的张平没有放弃排球。每天晚上,她都咬着牙跟着爸爸到体育场跑圈、踩梅花桩练腿部力量,风雪无阻,直到重返体校。 2001-2002年的联赛中,她成为最耀眼的新人,并在2001年的世青赛上成为最佳得分手。2002年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2002-2003年联赛最佳发球奖得主,2003年再度入选国家集训队,并随队参加了亚锦赛并夺冠,11月随队参加世界杯并夺冠。这一连串耀眼的荣誉是多少当年比她训练条件更好的球员梦寐以求又求之不得的,独独是她这个从磨难中走出来的“幸运儿”得到了这一切。 生当做人杰!张娜、李姗、张平能从各自的困境中走出来,就是有这样的豪气和志气。试想,如果张娜被退回来后就自暴自弃,李姗没有得到主力位置就一蹶不振,张平“待业”在家就心灰意冷,怎么可能有今天的辉煌?天津如何能有今天的骄傲?!张娜、李姗、张平,作为17年来中国首个三大球世界冠军的冠军队成员,这三个普通的名字从今天开始将在中国体育史上与非同寻常的历史一刻永远联系在一起,作为天津首批三大球世界冠军,她们将与天津的历史永远联系在一起!本报特派记者耿堃 (本报大阪11月1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