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又是一个轮回 美丽女排英雄的U形轨迹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16日03:35 北京晨报 | |
新华社大阪11月15日体育专电(记者曲北林)从1981年袁伟民率领中国女排在日本首次获得世界杯赛冠军,到1986年张蓉芳和郎平联合领军夺取世界锦标赛冠军,中国女排完成了五连冠的伟业。她们是世上第一支五连冠女排,也是中国3大球中惟一获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 中国女排曾经是一枝报春花。她们夺取世界冠军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刚刚打开国门 当年的老女排充分享受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人员、经费和训练时间都得到有力的保证。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标志,国际体育界开始引入市场机制。突然间受到“金牌效益”观念的冲击,不少地方的体育决策者由于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不得不削减、甚至断绝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排球运动的投入,把有限的经费用于金牌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个人竞赛项目。全国女排队伍严重萎缩,新人匮乏,水平下降。最困难的时候,全国锦标赛不光队伍稀少,球员老化,就连观众也寥寥无几。优秀运动员的断档,让五连冠以后的中国女排各任教练都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 在中国的足球和篮球职业联赛取得成功、各自占有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和媒体版面之后,中国排球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推出带有职业比赛性质的全国联赛。眼下中国女排的赵蕊蕊、杨昊、冯坤等世界一流选手的冒头和成长,都得益于联赛的土壤和养分。 从1986年最后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到今天重新回到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17年来,中国女排“U”字形发展道路说明,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勇于变革,才有兴盛可言。有了像陈忠和这样一批中国排球人,不论顺境还是逆境,痴心不改,寻梦不止,中国女排才能摆脱平淡,屹立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