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排正面走向成熟 董天姝:该拿冠军了(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15日10:35 南方都市报 | |||
作为研究员,董天姝旁证了中国女排如何从起飞到五连冠的辉煌,再到后来如何进入一个沉寂期,以及如何慢慢地一步步又拿到世界冠军的历程。 这届女排 全面走向成熟 记者:经过陈忠和教练几年来的潜心磨炼,相比最初几年,你认为这届女排最大的进步在哪里? 董天姝:相比前几年,这届女排在快攻战术和强攻的配合上加强了,技战术上更为成熟,队伍配合更为默契,成功率比较高。应该说队伍到现在已经成熟了,防守和进攻的全面力量都趋于稳定。 记者:陈忠和教练对中国女排重新崛起有重要的作用,你认为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董天姝:国家队的教练员,只是在一定的时候接管球队,国家队队员绝对不是他培养的,是各个地方队向国家队输送的人才。陈忠和教练有20多年的随队经验,了解的、经历过的比很多教练员都要多得多。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在这几年慢慢成熟了。风格和打法是中国女排几代人的努力结果。在这届女排参加世界杯前,我们就预测这次是该拿冠军的时候了。 记者:你觉得这届中国女排的核心是谁? 董天姝:这届女排突出的是整体的实力,比较突出的球员有赵蕊蕊和杨昊等,但没有说有什么核心的球员与撒手锏式的球员。我们的撒手锏战术就是以三号位前后、二传前后的快攻变化,四号位的拉开结合,前排的快攻打法和后排的强攻结合。 记者:这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的过程,是不是可以说世界女排重回技术流的时代? 董天姝: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女子排球就开始向男子化发展。但是完全男子化、大型化并不具备最佳的实力,必须讲究技战术,快变结合,强攻与快攻结合。网上高度也很重要,完全回到技术化也不可能的。 记者:一批排球运动员培养出来后,这一个阵容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你认为现在这一届的中国女排能保持多长时间? 董天姝:(思索)三年到五年吧。在三年到五年里,这一个阵容可以立足于世界女排的强队阵营。 五连冠 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创造五连冠的辉煌? 董天姝:中国女排也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的,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日本教练大松博文来华是一个里程碑,中国女排就此就坚定了信心,并开始摸索自己的道路。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排之前,几代女排为这一天的到来进行了很多的努力。而在袁伟民教练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形成了一个技术全面、攻防全面又有中国特色的快速进攻打法。在当时世界排坛占有一定的地位。 记者:五连冠时代,中国队最耀眼的明星是郎平,但那时还涌现了像张蓉芳、孙晋芳等优秀选手,你怎么评价那时的中国女排? 董天姝:这是一支集体的球队,1976年成立,在袁伟民教练的指导下,整体实力作用突出。再者排球运动体现的就是一个整体。 记者:为什么自五连冠后,中国女排沉寂了那么多年,其间在世界大赛中最好也只得到亚军,在当代女排技战术发展和我们自己球员的培养上有哪些问题? 董天姝:从技战术方面来讲,那时我们没有跟上世界女排技战术打法的发展,停留在原先的老套路上,在打法上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技术不全面。新的技术,如跳发球、后排进攻等,我们都没有,那时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当然这方面的原因很多,要牵涉到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的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问题,奥运战略问题(使得需要好多人才能获得一枚金牌的排球运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他各个运动项目都在和排球争夺苗子等,使得我们女排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低谷时 郎平个人魅力起了作用 记者:在1978年曼谷第8届亚运会,袁伟民教练启用不满18岁的郎平,从此,中国女排的郎平时代开始了。那么,在现在的中国女排中,你认为有没有人能接过郎平的衣钵,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董天姝:时代不同了,在上世纪80年代,郎平、海曼、路易斯并称三大主攻手,她们都打四号位。那时候,在战胜对手的过程中,全队的能力大部分要通过这名队员体现出来,其他的队员就不是特别突出。当时是发球得分制,必须打防守反击,而在防守反击的过程中,发球后,球一般会落到四号位的位置。可以说有三分之一多的球都要落到这个队员身上。现在是每球得分制的规则下,世界各队都没有这种球员。当然我们也不可以说死,也许以后会出现这样的球员,但现在还没有球员显示出这种突出的素质和作用。 记者:郎平后来回国担任中国队主教练,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认为她对于中国女排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董天姝:郎平担任主教练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一支下滑到低谷的球队重新拉回了世界强队阵营,用的还是那些人,却把大家对女排失去的信心又拉回来了。事实上郎平的训练也不是很苦,当然排球这项运动本身是苦的。但是郎平不像有些教练员那样上大的训练量。郎平主要在情感上以及排球运动的规律上下功夫,给队员以启发。在那种复杂的场面下力挽狂澜,郎平的个人魅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这届女排 这届女排在快攻战术和强攻的配合上加强了,技战术上更为成熟,队伍配合更为默契,成功率比较高。应该说队伍到现在已经成熟了,防守和进攻的全面力量都趋于稳定。 在三到五年里,中国女排这一个阵容可以立足于世界女排的强队阵营。 ——董天姝 系列访谈之董天姝 董天姝简介 董天姝,出生于1942年,1957年学排球,1961年进国家队,1970年退役,为上世纪60年代中国女排二传手。1974年进体育科学研究所,担任排球领域的研究员至今。 关键词:举国体制 大批幕后英雄支撑中国体育辉煌的塔尖。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许雁容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韩双明 (除署名外) 图: 作为一个旁证者,董天姝旁证了中国女排的高峰与低谷。图为她和郎平的合影。《新体育》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