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身节:市民的体育盛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14日11:19 中体在线 | |
上海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节,以“运动让城市更有活力”为主题,叫响“参与一项健身,健康陪伴终身”的口号;社会方方面面为健身节搭建宽广的舞台,唱出大戏,为市民参与体育健身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这是上海结合特大型城市的特点,推动全民健身而形成的传统的市民体育节日,它已成了国际大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届健身节在贯彻实施“人人运动计划”的背景下举行,从前几届突出自主参与、社 五大健身人群依旧是活动的主角。以往成年人锻炼一直是难点,现在有了突破。上海职工“大众保险杯”羽毛球公开赛,率先挥拍开打,吸引了全市114个区县产业局工会的近万名职工报名,选手们分别来自教育、科技、医务、机关等行业,是参与人数最多、发动面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职工大赛。市妇联面向25至55岁的女性,开展“百万妇女学健康行动”进行健康妈妈评选。淮海公园广场则是“百姓健身天天练”的舞台,轮番展示新推广的健身项目,既体现时代气息,又贴近社区百姓。 健身节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社区唱起了主角。各区县把群体活动都下放到社区,让市民走出家门就能融入其中。黄浦区的南京路步行街运动会,普陀区的百姓健身融合交流,虹口区举办社区运动会,卢湾区的人人运动进社区等,将有160个社区举行形式多样的健身比赛和展示,直接参与人数将近100万人次,使其真正成为市民的体育盛会。白水 上海建设健康城市 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旨在建设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支持的城市。 上海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迈进。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要坚持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群健康。因此,建设健康城市是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举措。根据WHO关于健康城市的标准和指标系列,结合实际,上海推出的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体育健身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内容。 在普及健康锻炼上,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构建以运动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和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社区健身设施,使所有街道和50%以上的乡镇拥有健身苑,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村)委拥有健身点;加快群众体育场所的建设,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02平方米以上;加快上海全民健身科学化进程,50%以上的街道和20%以上的乡镇设立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让每个市民都喜爱、学会和参与一项体育活动,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达到全市人口数的45%。 在建设健康校园上,建立学校健康促进委员会,保健教师与医务人员职业培训达到100%,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成2至3个“上海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力争80%的学校建成“健康校园”。同时将加快发展健康社区。(白水) 立足上海面向海内外 发令枪响,万头攒动。阵阵寒意,难挡人们跑步健身的热情。2003年“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再一次把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东海之滨。和着中外健儿们奔跑的步伐,第八届上海市全民健身节的大幕也徐徐拉开。 “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一项深受中外路跑爱好者和市民喜爱的传统赛事,作为健身节开幕式,影响日益扩大。本届比赛共有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中国台北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12200多名路跑爱好者参加角逐。国内四川、山东、厦门、江苏、浙江等25个省市的运动员报名参加,人数比去年猛增了2000余人,其中外籍选手增加了100多人,创下了参赛地区和人数的新高。这项集活力与时尚、健身与休闲为一体的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正逐渐打造成一个品牌赛事。 连续七年成功举办的全民健身节在国内外的影响也日益广泛。第18届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将在节日期间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28支男女足球队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这既是球场上技艺与勇气的展示,又是彼此间的问候与真诚的交流。 一年一度的“奥迪杯”全国青少年四驱车模比赛在各地中、小学校里的拥护者甚众。在上海,此项活动更是开展地有声有色。健身节期间举行的上海区决赛上,经层层选拔而出的优胜者,将代表上海参加明年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为了扩大影响、加强交流,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职业冠军赛也于11月间在上海开赛,参加大赛的选手都是各省当年体育舞蹈锦标赛的冠军得主。主办方试图通过举办这样高规格、小范围的比赛,探索体育舞蹈比赛的改革之路,以达到普及与提高的目的。 由浦东新区梅园街道创编的“海派秧歌”是今年上海新推广的健身项目。其动作优美热烈、刚柔相济,乐曲激越欢快,富有浓郁的民族性、艺术性、健身性和观赏性。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知道并熟悉上海的全民健身活动,而上海的全民健身节也因此而走向全国、走向海外。(闫中 白水) 一封来自社区的信 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年的夏天。 一天,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寄到了副市长杨晓渡的桌上。信上这样写着:“8月2日,我们小区举行了首届乒乓球比赛。我们准备在8月9日上午9点举行闭幕暨颁奖仪式,自然想到您———我们的副市长。也许您的工作很忙,不过我们热切希望您来为我们这些热衷于乒乓球运动的人颁奖。” 信是普陀区清涧二村首届乒乓球组委会全体成员写的。在清二小区东大门的活动室内,长期摆放着一张乒乓台。每天,清晨的时钟刚过六点,活动室内就开始热闹了,不时传出的笑声和击球声,像悦耳的交响曲点缀在小区的绿树丛间,并成为小区颇具特色的生活旋律。被这块热情空间吸引的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刚退休不久的妇女,也有稚嫩的学生。小区居民对乒乓球的热爱,感动了居委书记周仲仁。于是,居委会和一些乒乓爱好志愿者开始策划清二小区的首届乒乓球比赛。他们向社区发出了“响应市府人人运动计划,请居民积极报名参加小区乒乓球比赛”的倡议。 没想到,倡议一出,响应者众多,有母女、母子、父子、父女搭档、也有夫妻、兄弟组合,从70老翁到9龄顽童,大家热热闹闹,欢聚一堂。杨晓渡副市长对居民们参与乒乓活动的热情十分赞赏。 健身节期间,清二小区居民打乒乓的热情更加高涨,推出的“乒乓球运动大家学”活动,吸引了社区的老老少少,前乒乓世界冠军江嘉良来到小区辅导爱好者,还担当起名誉教练。伴随着小小银球,居民们的邻里关系更融洽了,15岁的小选手司雯感慨地说:“社区就好像一个家,在这个家中,我们互相关心,一起健身,一起娱乐。”确实,在如今的上海,在每个社区的角落,人人运动的精彩场面,每天都在上演。(张嘉韡) 看看“今天谁会赢” “每晚八点至九点,请锁定东视文艺频道《今天谁会赢》”———这是沪上一档《今天谁会赢》栏目在第八届健身节期间的宣传口号。 为了加大健身节的宣传力度,市体育局与东方电视台文艺频道联合打造八集《今天谁会赢》特别节目将在健身节期间隆重推出。互动节目《今天谁会赢》此次进军全民健身领域,正是抓住了上海全民健身这个社会热点,瞄准了市民对健身的需求;同时,电视节目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健身节的宣传手段,将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健身节期间,每晚八点至九点的文艺频道,分别推出“体育明星”“文艺明星”“全民健身社区明星”“企业健身明星”等一系列特别节目。与此同时,节目还面向广大热爱生命,关心健康的白领员工、中年人和中学生,接受电话报名,只要拨打栏目电话,就有机会参加特别节目,还有丰厚大奖在等着观众们获取。重要的是,通过收看这八场的特别节目,让观众从中获得科学的健身和养身之道,赢得健康与奖金。(李卉蓉) 体育会展步入健身节 作为体育节的载体之一,在“体育健身产品展览会”上,来自上海、台湾、宁波、山东、福建等地的60多家知名企业,如好家庭、申康等,纷纷将自己的最新成果带来参展。包括健身器械、康体设施、野营器材、运动服装、保健用品、运动饮料在内的健身产品,向外界传递着新颖实用的设计理念,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张江杯”上海市“人人运动奔小康”美术、书法、摄影展,是健身节上的又一亮点。投稿者既有85岁高龄的业余爱好者,又不乏众多知名的艺术家,如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张强辛、专职画师李俊、陈世中、应鹤光,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著名书法家刘小睛、优秀的中青年画家徐立铨等都对此项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650多件融主题性、艺术性和群众性于一体的艺术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上海市民强身健体奔小康的蓬勃朝气。(闫中) 体育健身嘉年华等着您 作为2003年第八届上海市全民健身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力上海体育健身嘉年华”已在八万人体育场开张迎客。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群只要来到十大主题广场,就能玩足球、篮球、健身苑、羽毛球、游泳等大众健身项目,又能在极限、攀岩、撞球新兴的休闲项目上过把瘾,还可免费观摩健美乐苑、娱乐天地的各项精彩的体育表演。 这不,读高中的小明和他的家人也来了。迎面的足球广场一下吸引了他们祖孙三代,七人制足球场地没空,趣味足球也不错,“爷爷做裁判”,父子俩就干上了。妈妈和奶奶也没闲着,奶奶在健身苑里摸摸这动动那,妈妈则在羽毛球场一展身手。新建成的攀岩场是小明同学介绍的,眼看着专业教练爬上20多米高的岩墙,他不禁咂咂嘴:难度够大的。父亲说:“今天五折收费,我买单,你去尝试一下。”…… 娱乐天地、健美乐苑的体育展示开始了。由沪上各著名健身俱乐部选派的参赛队伍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还有波比足球、技巧表演。爷爷被牵珑球演示所吸引,最后还忍不住上台露了一手。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夕阳西下,看着还没尽兴的小明,爸爸说:“别急,沪上各体育场馆都有特色项目对外开放,明天我们还能就近过把瘾。”第二天,这快乐的一家子又上路了。……(辛见) 来自一个脆弱群体的坚定信念 ———记沪、港、台癌症患者“手拉手相约2008北京奥运”活动 在上海市民的健身行列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生命因为癌症的威胁变得异常脆弱。然而,残忍的现实可以摧毁肉体,却击不垮发自内心的坚定信念。由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发起的沪、港、台癌症患者“手拉手相约2008北京奥运”活动将在健身节上正式启动。集聚两岸三地2008名癌症患者,以“手拉手相约北京奥运”为目标,为坚信“生命在于运动”的癌症患者设计一个希望,鼓舞广大癌症患者共同创造生命的奇迹。 这项活动以全民健身为主题,内容充实而富于意义。启动仪式上,全民健身拳操表演展示癌症患者的运动风采,大众体育游戏体现健身的参与性和趣味性,400名癌症患者表演的大型团体操《生命之花》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向广大癌症患者发出了“健康活5年,去北京看奥运”的倡议,邀请专家教会大家用运动健身辅助治疗,增强体质。主办方还别出心裁地向每位参与者赠送一个储蓄罐,鼓励每人每天积攒2元钱,5年后的3650元可以作为赴北京看奥运的路费。“每天捐助1元,圆一位癌症患者的奥运梦”,慈善人士1年360元的捐助换来的不只是物质的支持,更多的是新生命的开始。 癌症患者相约奥运的活动,在世界奥运史上和人类抗癌史上是第一次,它象征着健身运动的全民参与。这一切都来自一个脆弱群体的坚定信念,正如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信中所言:“两岸三地的癌症患者真诚地期待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这是我们战胜死神的力量,是我们走向康复的明灯。”(殷方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