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女网过劳死 今日网坛流行着两种“死法”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09:24 中体在线 | |
今日网坛流行着两种“死法”,要么当打之年因伤退役,否则就在大伤之后逐渐沉沦。 1999年格拉夫退役时曾预言,日益强悍的女选手将不再有她那样的运动寿命,当时人们并没有看到这个论断的准确性,因为技术打法的代表辛吉斯已经炉火纯青,力量派代表的达文波斯也正值巅峰。3年之后,辛吉斯退了,库娃伤了,技术流派全面凋零;力量派曾经的代表,皮尔斯、达文波特行将退役,经常因伤休息的毛瑞斯莫也难有作为,去年还风光无限 如今的女子网坛不可能再有埃芙特或纳芙娜蒂诺娃那样的传奇,今日网坛流行着两种“死法”,要么当打之年因伤退役,否则就在大伤之后逐渐沉沦。也许女子网坛过劳死现象通过比赛数量还不容易看出端倪,巡回赛女王纳芙娜蒂诺娃和曾经每年夺得10多个冠军的塞莱斯、格拉夫她们的比赛数量并不比现役选手少多少,可她们却有极长的运动寿命,何也?都说女子网坛如何男性化,其实最男性化的是她们的竞争已经跟男子网坛一样残酷,在男子网坛,很少有哪个顶尖选手逢赛必参的局面,大多数选手甚至自动放弃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比赛用以养伤和调整状态,从博格到桑普拉斯,无一不是用这样的放弃来保持自己良好的状态,33岁的阿加西为了稳定的状态什么比赛都可能放弃。他们这么做是迫于男子网球残酷的竞争,如果因为过度比赛或者严重伤病导致被迫告别赛场,你就可能永远离开顶尖行列,偶尔如柯达、约翰森、梅德维德夫那样青回大地一次,随后的经历却是漫漫严冬,多数人的结局会和诺曼、张德培一样拖着慢半拍的脚步被曾经的手下败将戏弄不已。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女子网坛是两个人的对抗,90年代只有到了半决赛才能称为精彩,90年代只有到了半决赛才能称为精彩。而今天女子选手全面提高力量的结果是冷门经常在巡回赛上出现,以前的大满贯女子比赛甚至到决赛都能出现6比0那样悬殊的比分,而今天大满贯首轮也不常出现连胜12局的场面。着重大力抽击和发球的结果使得一些无名选手随时可能爆冷。女子网坛开始了男子那样水平接近的对抗,但女选手却不像男选手那样懂得休息,相反现行的积分制度和传统让她们更加疯狂地比赛。这也导致今天女选手们的巅峰岁月总是如此短暂。 疲惫过劳死多克奇是一个典型的疲惫过劳死的选手。1999年成名的多克奇依靠的是技术。1999年成名的多克奇依靠的是技术。去年,当多克奇把身材练粗了一圈后也开始打起了力量对抗,一年中因为肌肉拉伤,身体不适中途退出了多项比赛。在年终决赛中她遇到了小威,疲惫不堪的她最终交上白卷结束了一年的征战。2002年她只得到了一个3级比赛的冠军,放弃天赋加强了力量的她在今年全面沉沦。同样在去年大量比赛的汉图切娃也和多克奇一样,排名直线下滑。 损伤过劳死辛吉斯和库娃就是在漫长的大量比赛中消磨掉全部精力,辛吉斯进入网坛从来没有缺席任何大满贯,甚至一级比赛中都绝少了她的身影,韧带的手术后,移动能力无法恢复的辛吉斯完全失去了和一流选手对抗的实力。相比之下库娃则是在被广告商冲得七零八落的安排下,四处露脸,甚至为了广告商的利益带伤上阵。脚上钉了钢板还要频频亮相,库娃网球生涯赚得的大把钞票实际上是更让人心酸的血汗钱。 自杀行为如果说大、小威是力量打法的最大受害者肯定有人反对,虽然她们用空间的力量统治了网坛,但是一身的伤已经说明一切,大威脆弱的膝盖和一身拉伤的肌肉让她甚至无法正常参加一项比赛,而小威拉伤的韧带即使修复,今年内也不能再像曾经那样奔跑。再看看皮尔斯的腰椎、达文波特的脚踝、毛瑞斯莫的全身关节。超强的力量和过度的比赛缩短了她们的运动寿命。 看到这些人,才知道老威宣称大威的退役计划,克里斯特尔斯的父亲说女子3年挂拍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当今年成了比利时年,谁能设想在全年超级稳定的克里斯特尔斯和海宁不会在明年达到顶峰后一落千丈?年初时小威的比赛积分曾创纪录地超过7000分,6个月后世界第一竟易于。女子网坛的水平接近了,竞争激烈固然很好,但如果是用单调到统一的风格和过多选手的早衰来实现,这样虚假的繁荣只能是一种实际上的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