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世界杯综述:新格局凸显中国女足生存危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0月13日18:56 新华网 | |
新华网卡森(美国)10月12日电(记者马邦杰王子江颜亮) 当斯文松从世界杯赛载誉回到瑞典时,她要马上到英国驻瑞典大使馆去工作,因为那是她的单位。 她的瑞典队友以及大多数德国球员回国之后,也都要去继续从事因世界杯赛中断的工 她们是业余球员,踢球只是爱好。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业余球员,12日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女足世界杯决赛中,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美国和中国的职业球员,却只能坐在看台或电视机前观看这场象征世界女足新格局的经典大战。 世界女足过去是中国、美国、挪威队三足鼎立。美国和挪威队瓜分了过去三届世界杯赛和两届奥运会的冠军。中国队是独树一帜的技术派球队,曾夺得1996年奥运会和1999年世界杯赛亚军,世界女子足坛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三支一流强队之间的“恩恩怨怨”几乎演绎了世界女子足坛所有的风流故事。而在本届世界杯赛上,德国和瑞典队的崛起改变了这一“主旋律”,打破了旧格局,正把世界女足引向一个特点鲜明的“男足化”时代。 女足“男足化”有两大特征:身材、力量和技术趋向男子足球,战术也越来越与男足的全攻全守相仿。中国队由于自身实力严重削弱,已经沦落为二流球队。挪威队则因战术过时,也被挡在本届大赛四强之外。美国队实力依然雄厚。世界女足格局已由原来的三足鼎立演变为美、欧球队之间的两极对抗。 “男足化”潮流和新格局的形成,加重了中国女足的内外生存危机。 中国队在本届世界杯赛上糟糕的表现,对国内本来就不景气的女足职业联赛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国内的各个女足俱乐部还继续在拮据的困境中过苦日子。另外,中国队的“技术流”打法也遭到了“男足化”潮流的猛烈冲击。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队这样一些技术粗糙的球队,单凭她们强壮的身体和力量都能把中国队逼得无计可施。可想而知,中国队在德国、美国和瑞典队这样一些身体、力量和技、战术水平俱佳的球队面前,恐怕更难有作为。 中国女足过去走了太多的弯路。由于过分追求在亚洲杯、亚运会、世界杯和奥运会等所谓“大考”、“中考”上的成绩,中国队连续错过了几次人才更新的机会,在战术理念研究上也落后于世界潮流。竞技体育的规律是残酷的,落伍者终究要被淘汰。如今,这一厄运已经降临到中国女足的头上。 与美国和德国、瑞典等欧美女足强国相比,中国还有一个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的劣势。女足运动受重视,在欧美已成为传统。由于受发达的男足运动的影响,斯文松等从四、五岁就开始踢球。她们现在也有自己的俱乐部和联赛,但那都是业余的。她们不会从那里拿到一分钱的工资。而这些业余联赛和俱乐部却储备了大量高水平球员。瑞典队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中负于德国队后,主教练曾雄心勃勃地表示,她们要在明年的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因为她们有很多优秀的后备球员。而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接受女足,社会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好的女足苗子。这就为中国女足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中国女足现在也有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发起了职业联赛。欧洲由于男足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足球市场,没给女足职业化留下任何空间。而我们中国女足却迈出了职业化改革的步伐。虽然比较艰难,但这却是关键的一步。只要中国能够理顺关系,使女足职业联赛壮大起来,解决好人才梯队问题。那中国女足肯定会有复兴的一天。当然,这需要卧薪尝胆的毅力和长时间的艰苦耕耘。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清醒,还把眼睛盯着“大考”、“中考”要成绩,这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把中国女足推向更深的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