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一个代替另一个 生活就是“球点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0月01日11:01 《足球》报 | |
我们经常看到和提到的“点球”,据说在足球专业术语中称为“球点球”;而在我国很多地区,“球”是具有贬义的一句俚语;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真的按专业把点球叫作“球点球”的话,多少有些搞笑的意思。当然,有些点球的内涵以及外延,依然随处体现着“球”点球的特征。 最近几天,我们先后目睹了与中国足球有关的两个点球,一个是美国女足世界杯上中 刘英将点球踢向了球门后的摄影记者而不是对方的球门,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国女足如履薄冰地只能以1:0的比分艰难取胜,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引发了应不应该让4年前曾经射丢过一记点球的刘英再去主罚点球的一场争议。 我以为,这样的“点球争议”其实就是一次“球”争议,当看到有人将刘英主罚点球上升到“个人得失”VS“国家荣誉”孰轻孰重的高度上的时候,就更加确信了争议的“球”性。 贝利曾经说,他在足球场上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罚点球。球王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表明点球本身就带有着很强的赌博性质。因为点球射失了,就认为不应该让这个人主罚应该让那个人主罚,这种评论的方式不是无异于是“打哪指哪”,自然百发百中。 如果刘英罚中了点球或者刘英以外的人没有发中点球,我想一场新的颂扬或者新的争议依然还会出现,依然还会是“球”颂扬以及“球”争议。 足协杯半决赛杨志强判罚的那个点球,将“球”争议推向了一个高潮。至少在中国足球赛场上,几乎所有的点球事后都可以出具判罚正确的足够理由,也就是说,杨判罚北京现代的点球没有什么直接证据表明那是一次“黑心的判罚”。但是我们首先目睹了一幕赛场上杨被“打倒,再踏上亿万只脚”的闹剧,继而,在媒体、网络上再次目睹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争议,说不好听就是连祖宗八代都捎带上的“破口对骂”。 有人形容生活就是踢足球———自己在上面玩命跑,听别人叫好;我觉得更为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生活就是“球点球”———你随时可能都会卷入一场纷乱的“球”争议。 我曾经对李承鹏总结道,其实生活就是用一种无聊代替另外一种无聊;如果我再次见到他,我会再对他说,其实生活是用一个球点球代替另外一个球点球;然后,再用一场“球”争议代替另外一场“球”争议,且永远,永永远,永永远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