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大奖赛收拍 中国选手包揽全部四金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15日15:1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本报福州专电记者吴广崖报道:果然不出所料,昨天进行的2003年中国乒乓球大奖赛决赛均是中国选手的“内战”。分量最重的男单冠军由马琳夺得,世界女子头号选手张怡宁获得女单冠军,男双冠军得主是马琳/陈杞,女双冠军为李菊/白杨。 男单决赛在马琳和小将王皓之间展开,两人都是直拍横打的顶尖高手,打法相似。结果,王皓在老大哥严密的控制面前找不到突破手段,最终以2比4落败。马琳则继韩国公开赛 女单决赛一波三折。世界排名第一的张怡宁一开始给老乡郭焱一个下马威,郭焱无论加力还是变线,都无法突破对手的防线,张怡宁先取3局。但随后郭焱打出威风,竟连扳3局。在“生死战”中,郭焱越打越勇以9比5领先,胜利在望的郭焱可能产生了“想法”,不合理的上手多了起来,被老练的张怡宁连得5分,最终9比11惜败。
男双决赛由马琳/陈杞对阵孔令辉/王皓。由于孔令辉在单打比赛中拉伤了肩,自前天退出单打比赛后,昨天再次高挂免战牌,这样马琳/陈杞这对几天前刚获得韩国公开赛双打冠军的新搭档,兵不刃血地再获冠军。 女双决赛在李菊/白杨和郭焱/李楠之间进行。双方斗得难分难解,最后,李菊/白杨艰难地以4比3取胜。值得一提的是,老将李菊为此夺得了复出以来的首个个人项目的冠军。 记者视点:中国乒协,鱼与熊掌兼得? 在昨天结束的2003中国乒乓球大奖赛上,中国选手又是大包大揽。看着全在中国选手之间进行的决赛,其观赏性和趣味性究竟有多大,令人怀疑。面对这种情形,中国乒协一位官员也摇着头对我说:完了,这样下去谁还敢来中国比赛? 事实上,在前一天男女单打比赛时,就有部分观众站到了国外选手一边———他们在盼中国选手输球———或许是不希望看到半决赛、决赛演变成中国队的队内比赛吧。 近几届参加中国大奖赛的国外好手不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本届更离谱,倘若不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尔和韩国的朱世赫前来,那比赛简直就是中国选手的表演赛。外国好手为何不愿来参赛?我看是给吓住了。因为中国选手太强大,借东道主之利参赛人数又多,弄不好前两轮就被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小将给涮下去。波尔这次首轮不就被中国小将陈杞给打发回家了?想想看,人家大老远飞来,比赛奖金没捞着倒也罢了,关键是还要被扣积分。因为按国际乒联规则,名将输给排名比自己低的选手是要被扣去相应积分的。波尔这次输给在国际乒联尚无排名的陈杞,积分可要被扣惨了,弄不好,连目前世界排名的领先地位也不保。据中国乒协副主席姚振绪透露,许多国家的好手这次参加完韩国公开赛后,直接绕开中国大奖赛而去参加日本公开赛了,个中原因不是明摆着吗? 当然,这届比赛也有不少自愿“送死”的国外选手,但这大多是些二三流选手,人家是抱着学习、偷师的心态来的,根本无意与你竞争。这不,韩国这次一下子来了12名选手,瑞典也来了7位,全是年轻选手。只是这些人数与东道主中国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难怪前来观摩的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一看这情形,便责问中国队为何出这么多兵?言下之意是,出那么多人岂不是要把国外选手都吓跑了? 其实,中国乒协也挺为难。从中国队的立场来看,自然希望赢球,毕竟这种比赛要挣积分,自己的选手岂有不利用在家门口的机会多挣积分之理?况且,中国素有人海战术优势,大家分兵把守,力保胜利会师。再说,这也是让我们年轻选手练兵的机会。 然而,自古以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育竞赛没有对手,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这项运动便会渐渐衰竭。我想,作为乒乓球运动开展得最普及和水平最高的国家,为了这项运动的前景,中国是否应当学会舍弃和勇于舍弃,甚至包括舍弃一些无伤大雅的冠军奖杯? 据长者讲,1971年日本举行第31届世乒赛时,当时日本籍的国际乒联主席后滕钾二亲自来中国找周恩来总理,邀请中国队前去参赛。他认为,没有中国队参加的世乒赛就不算是真正的世乒赛。今年的巴黎世乒赛,中国正遭受“非典”肆虐,法国乒协主席却坚决要求中国队参加,他在给中国乒协的邀请函中同样声明:没有中国选手参加的世乒赛称不上名副其实的世乒赛。按说日本和法国均是乒乓球运动开展得较普及的国家,若没有中国队参加,他们的选手岂不有望取得更好成绩?可为了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日本和法国这些国家尚能如此,更何况我们是乒乓球运动的强国?! 有竞争才有进步。我们是否不妨给外国选手让出一些名次,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譬如让大多数中国选手分在一个半区,让球迷看到更多的国外好手在半决赛、决赛中与中国选手抗衡,这样的比赛岂不更有意思?毕竟这并不是奥运会、世乒赛。 依稀记得某部电影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我们今天之所以退一步,那是为了明天的大踏步前进。为了乒乓球的发展,为了这项中国人喜爱的运动的明天,中国乒协,拜托了! 本报记者吴广崖(本报福州专电) (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