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足球论坛带来新启迪 专家称选材应该不拘一格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12日00:54 东方体育日报 | |
启迪一足球如何从娃娃抓起“如果有一天,中国足球选材的范围不仅局限在某个足球学校或俱乐部,而是将更多发掘的眼光投向在街头巷尾玩球的‘好苗子’身上,中国足球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在刚刚结束的“2003足球·上海论坛”上,利物浦大学罗根·泰勒博士对中国俱乐部诸位老总如是说。 在这次论坛上,不少国外专家详细介绍了他们国家的足球是如何从娃娃抓起的。国外 阿贾克斯俱乐部是荷兰的老牌俱乐部,他们对后备力量的培养在国际足坛有口皆碑,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信条:阿贾克斯的比赛风格,阿贾克斯的挑选标准,阿贾克斯的训练方法。无论老板怎么变动,他们对青少年培养的信条从没变过,这样有利于孩子们从小熟悉球队的风格。 每个赛季,阿贾克斯至少有2个“选秀日”,所有候选者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年龄在8-13岁之间;住处与阿姆斯特丹的距离在50英里以内。他们喜欢通过比赛来挑选队员,能带球过人的运动员非常受欢迎,但这样的孩子也非常难找,尽管每周有2500个孩子来参加选秀,三年才选出了3个。 此外,球探寻找运动员也很讲究。如果一个球探觉得某个孩子合适,第二个球探再看,如果也认为合适,那么再由第三个看。如果大家都认为可以,再由教练进行考察。之后,俱乐部还要对小球员进行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社交、心理等方面训练,使他们逐渐融入阿贾克斯风格。 训练中,每组运动员都有一个主教练和一个助理教练,而且训练分级别进行,对9岁的孩子不能采用17岁的训练方法。因此,所有青少年教练都必须经过12小时培训,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 目前,荷兰有37个职业足球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都有青少年足球学校,全部3500个业余俱乐部也都有青少年部,开展青少年培训计划,每周几乎都有一次比赛。 “没有一个好的计划培养运动员,这个项目就死定了;没有培养出各个级别的运动员,这个俱乐部也就走到末日了,”已从事25年青少年训练和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的荷兰人詹·普瑞恩说。 而有着120年职业足球历史的英国,更加注重群众足球运动的发展。罗根·泰勒博士认为,中国的问题就在于“足球只是在国家队水平上流行,球迷只关注国家队的比赛”。他认为,只有扩大足球的群众基础,足球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他反复强调“草根计划”,中国俱乐部应该考虑怎样帮助发展群众足球运动。 罗文·西蒙斯现任一家业余足球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主要从事对中国基础足球发展的国际投资。“应该把绿地建成足球场,”他说,“中国现在新建了那么多绿地,放在那里只能看,太浪费了,应该开辟出来给孩子们踢球。在北京,我们就把一块废弃了20多年的地建成了草坪球场。”启迪二借鉴日本足球改革之道 10年前,日本足球开始职业化,当时日本人也承认自己的足球水平在亚洲都不入流。时隔不到一年,中国足球也步入了职业化,当时中国足球水平不比日本差。可10年后,日本足球队打入了世界杯十六强,中国足球却尴尬地落在了后面。 日本的足球改革为何比中国更加成功?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起点较高是首要的原因。这里所说的起点高当然不是指他们投入了多少资金,引进了多少大牌外援,建起了多少豪华球场,而是理念与制度的高起点。日本在这一方面无疑比我们更加出色。 改革之初,日本职业足球联赛便坚持了这样一种理念:在维护球员利益的基础上,维护俱乐部、联盟的利益,形成一个多赢局面。于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尽管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他们一开始就在非常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了力求科学的规章制度,而且能够做到有令必行。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联赛起点不高,其主要表现是规则朝令夕改,轻视俱乐部利益,管理等同处罚等等。这些不仅影响了中国足协的权威,也使中国足球联赛的竞争陷入无序。 其二,日本足球联赛提高联赛的吸引力,靠的不是高水平的外援,而是靠自己努力培养的球星。在中国,当一个个不断刷新转会费纪录的大牌外援走马灯似地在全国联赛巡游时,热爱足球的中国青少年选手却处于缺乏资金、场地和比赛的尴尬境地,而日本人则在10年时间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球员,比如韩日世界杯上大红大紫的稻本润一以及目前在意甲效力的几名球员。 勇于检讨是日本足球比中国足球更成功的又一经验。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在每年联赛结束之后,都要召集尽可能多的代表在一起开会,根据这一年联赛实际情况,切实改进存在的问题,从不文过饰非。 而一度被“黑哨”、“假球”侵蚀严重的中国足球,会开得不少,总结也不谓不频繁,但缺乏一种检讨的坦诚,对一些焦点问题,也能拖则拖,实在拖不下去了,便采用救火队式的解决办法,这如何能使俱乐部和球员信服? “日本足球这1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日本足球专家小竹伸幸在日前结束的“2003足球·上海论坛”演讲时一句不无自豪的开场白。毫无疑问,日本足球是中国足球学习借鉴的一面好镜子。启迪三严格控制球员工资 在中国足坛,对球员的“限薪”似乎应了“光打雷不下雨”这句老话,屡有所闻却无甚实质突破,倒是每次“限薪”雷鸣后,球员工资反而又上涨了。 在近日召开的“2003足球·上海论坛”上,如何控制球员工资,成了中国各个俱乐部老总们频频向外国专家讨教的热门话题。 来自日本的小竹伸幸给中国同行们上了一课。小竹是日本职业联赛创始人之一,如今在J联盟(日本职业足球联盟)身兼多职,主要负责制订、修正、执行各种联赛规则。 他说:“一开始,我们就把规定制订得很严,没达到这个要求的,就不允许参加联赛。我们当时特地召回一个在德国踢球的日本球员,让他告诉我们,职业球员应该有一份什么样的合同。” 日本足球是1993年开始职业化的,这与中国足球几乎同步。 一份花了大量心血制订出来的球员合同,使日本足球职业联赛从一开始就对球员工资有了严格的限制:70%基本工资,30%出场费。俱乐部都以同样的基准与球员签约。 联赛开始后,为了限制“挖墙角”,出现“你给100万、我就给200万”的事情发生,J联盟明确规定不允许俱乐部以签约费的名义付给球员钱。 日本球员转会没有实行摘牌制。小竹说:“摘牌制的问题是:所有俱乐部都看着最好的一名球员,这样,他的工资就会高,哄抬之下,使整个联赛的球员工资都因此增长。” 为了把球员工资减下来,在1994年,J联盟重点对新球员的工资进行了限制:22岁刚从大学毕业的球员,年薪最多25万美元;而18岁刚从高中毕业的新球员,年薪上限是15万美元。 “但是这样随即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两个俱乐部争要一个球员,便互相攀比:你一来,我就给你25万美元。结果,上限变成了底线,只要是大学毕业的球员,至少都要拿25万美元了,而且踢到第二年,就必须高于25万美元。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日本联赛开始几年,球员工资不断往上涨,很难控制,”小竹伸幸介绍说。 于是,J联盟又开始试行新办法:将球员合同分为A、B、C三档。其中,A档为普通球员;C档为新进球队且没有参加过一场比赛的球员,限制年薪在4万美元。合同规定,新队员只有打满480分钟比赛,而且俱乐部愿意,才可以转为A合同(这是J1队,相当于中国甲A的标准,而在J2队,相当于中国甲B,则需要打满900分钟比赛才能转为A合同);B档则是那些打不上主力而又打满了规定上场时间的“板凳球员”,他自己愿意拿4万美元留在队里,进不了A档,又不属于C档,如与俱乐部达成一致,就可签B合同。 “这种办法实施以后,球员们不会都涌入一个好的俱乐部,一些刚高中毕业的球员,在强队不可能打上主力,来一个较差的球队,反而可以打上主力,更好地发展自己,可以早点从C转到A。这个办法既可让俱乐部稳定运转,也可让球员有更多的选择,所以一直运行到了今天,”小竹伸幸说。 小竹伸幸最后强调说:“在日本,凡是定下的规则,各俱乐部都能认真执行。”启迪四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在日前召开的“2003足球·上海论坛”上,中国足球俱乐部的老总们非常关心一个话题:“中超今后会怎样?”尤其是一些财力有限、成绩不佳的中小俱乐部,对前途颇感迷茫。 国外专家则反问:俱乐部小并不要紧,关键你有一个“全能型”的总经理吗? 比利时的根特俱乐部是在一个只有900万人口的小国中的小型俱乐部,固定办公室人员只有9位,但他们每年能盈利650万欧元。今年不算转会费,他们就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根特的秘诀是:有一位“全能型”的总经理——米歇尔·卢瓦吉。 经营足球俱乐部或者足球公司,在卢瓦吉看来必须具备以下能力:财务方面,要会做预算,能向债务人讨债;运动方面,要知道训练方法,能够对比赛进行分析;还要具备谈判能力,能和球员、经纪代理人、球队老板谈判。 在小俱乐部,总经理还要决定市场策略,这一点在卢瓦吉看来非常重要。管理方面,总经理要懂得总体和细节管理方法,必须了解关于票务销售、法律方面的条文;人力资源方面,要能够和官员、球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此外,总经理还要负责管理、维护、修理大楼及其他设施,对外要与教练合作,联络和协调媒体,与商务官员合作联络和协调赞助商。在俱乐部日常运营和管理上,总经理要每天和秘书、教练、队医密切交流,并和体育场主管人员密切接触。 在比利时,这样的俱乐部有五六家,经营得都不算差。“关键是管理层不能天天变,要有长远计划。我们俱乐部的董事会主席在做主席之前做了10年董事,非常了解俱乐部,”卢瓦吉说。 对于中国目前的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大多是球员出身的状况,卢瓦吉认为这很危险。“我本人不是球员,大学念的是体育教育。总经理需要各方面的技能,要有大学学历。但俱乐部要有一个技术总监,他必须懂球。” 说来说去,俱乐部的生存之道还是一个人才问题。一位外国专家说:“一个健全的联赛必须拥有其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如果涉及到市场的主轴,则主要有三种人才:一是财务主管;二是市场营销主管;三是行政主管。他们可以不会踢球,但他们必须是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根据中国足球联赛的现有规模,专家们预测:未来的中超联赛起码要具备250名这类专业人才。 在论坛上,英超曼联董事沃特金斯发问说:“中国到底有多少专业的足球经营者?”这个问题难倒了台下一大批人。因为,在中国,搞足球经营的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过去踢球的,一种是现在投钱的。靠这样的“人才”来搞足球,俱乐部能生存得好吗?作者:忻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