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艺术大师阿加西谢幕 罗迪克浑金璞玉终成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9月10日9:9 深圳商报 | |
2003年8月末9月初,这是一个令美国人伤心的季节。14个大满贯冠军、“天王”桑普拉斯洒泪挥别,最年轻的大满贯冠军纪录保持者张德培转身离去。在美国人一向称雄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美国选手纷纷败退,连网坛“最后一位艺术大师”阿加西也被西班牙新锐费雷罗杀落马下,老态毕现。沮丧、叹息、迷惘中,美国人突然发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出现在美网最后的决赛场上,他就是8月30日刚满21岁的安迪.罗迪克。 说陌生,因为这是罗迪克首次进入大满贯决赛;说熟悉,则因为早在3年前,他就已经被当作诸位美国天王的天然接班人。而历经3年的时间,这块“浑金璞玉”才终于发散出令人不可逼视的耀眼光芒、一个“新天王”的光芒。 生于20世纪80年代,这是当今男子网坛统治力量的代名词。1982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的罗迪克也是“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人物之一。2000年,他成为有史以来进入ATP前200名的最年轻选手(18岁零3个月),同年赢得了自己大满贯青少年组的头两个冠军———澳网和美网,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青少年选手。 辉煌的开篇和优越的天生条件,使罗迪克让人无法忽视。身高1米86的他拥有让桑普拉斯、伊万尼塞维奇终生值得自豪的大力发球。同时,这位“新新美国派”又另辟蹊径,练就了精准的底线技术。这种特点使他在网坛新生代中分外突出———休伊特没有他的ACE球,费德勒没有他的底线技术,而他的年轻气盛又让温文尔雅的费雷罗不免显得“文弱”。然而,当同辈纷纷成为大满贯冠军时,罗迪克始终摆脱不掉“新秀”的帽子;当同辈纷纷击败昔日天王时,罗迪克却频频栽倒在更老到的桑普拉斯、阿加西面前。恨铁不成钢,这句话主宰了过去3年美国人和美国媒体对这位美国新秀的评论调子。 其实,要号罗迪克的脉并不难。年轻,使他缺乏把握比赛的能力。2001年,他与休伊特在美网相遇,一场著名的“裁判争吵”没影响引发争论的澳洲人,却把本土选手踢出了局,休伊特成为当年冠军。2002年又是美网,半决赛对决桑普拉斯,“新秀”输得让人看不到“希望”,而老桑第八次在纽约加冕。再加上还没弄清保护自己的窍门,多次的受伤沉重打击了罗迪克的职业生涯,直到他遇到了阿加西的教练吉尔伯特。 我们不知道吉尔伯特对罗迪克施了什么魔法,我们只知道,2003年,一个全新的罗迪克出现了。在澳网、法网、温网中都杀入关键阶段,连续夺得两站大师赛冠军、包括美网连续19场连胜,登上了ATP冠军积分榜头名……这一切好像都在一夜间发生,连罗迪克自己都不敢相信,当他捧起美网冠军奖杯向观众致意时,他说:“我现在依然在怀疑。”可是比赛中,罗迪克绝对没有丝毫“怀疑”。他冷静了,几乎永远是张“扑克脸”;他耐心了,底线拉锯战屡屡占上风;他成熟了,无论是面对同为“大炮”的柳比希奇,还是面对“蚊子”费雷罗,罗迪克始终是“罗迪克”,即使在今年澳网那场持续5个多小时的“乒乓球赛”上,他也没有轻易放弃。只有激动的泪水和稚气的笑容,才让人们突然意识到:他毕竟还是个21岁的年轻人。 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5%的球迷预测,罗迪克会在美网公开赛中夺得自己的首个大满贯冠军。现在,预测已经变成现实。在家乡的土地上,罗迪克成就了自己,完成了一个网坛新星的“走向成熟之路”的经典范文。(彭延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