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田径世锦赛双铜不能遮“百丑”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02日10:21 南方都市报 | ||||
“为铜牌而战”是中国队在参加巴黎世界田径锦标赛之前预定的目标,这引起不少人调侃的口号多少带有某种令人感伤的无奈。 中国田径近十年来经历了大起大落。从1993年斯图加特的大红大紫到2001年埃德蒙顿的全军覆没,中国田径在本届世锦赛上终于有了点起色,获得两枚可贵的铜牌。人们在刘翔、史东鹏、齐海峰这几名20岁左右的小将身上看到了希望,从孙英杰的表现中看到了中国女 悉尼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了“119工程”。所谓“119”指的是:奥运会上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的金牌总数是119枚,占全部奥运金牌的三分之一。但中国选手在悉尼奥运会上仅获得其中的一枚。这块金牌来自竞走选手王丽萍的脚下,是人家挨罚,我们捡的便宜。 田径是奥运会上的第一金牌大户。现在距2008年奥运会只有5年时间,该冒尖的苗子早应破土而出,但中国真正有潜质的年轻选手依然是凤毛麟角。从现在看,中国的田径选手谁都还没具备在世界称雄的实力。尤其令人担心的是,中国自认为占优势的竞走项目面临着严重的青黄不接和技术不过关的问题。和世界名将相比,中国的老一代竞走名将退役都太早,而后来者在技术上既没有走出大赛被罚的怪圈,也没具备前辈那样的实力。 女子铅球曾是中国的优势项目,黄志红、李梅素等名将都在奥运会或世锦赛上夺得过奖牌。女子中长跑更一度是中国的王牌。而现在除了一个孙英杰,很难再找出一个能与世界名将抗衡的选手。 以往重点项目中出现“断层”,大都是人为的原因。由于各省市均以全运会为战略目标,所以哪个项目冒出垄断金牌的世界级名将,哪个项目便成为“冷门”,变成“少儿不宜”。这种怪现象从朱建华、邹振先时代开始盛行,至今依然存在。 另一个怪现象是,中国田径界现在有钱派选手出国参赛了,但不少教练却甘愿放弃这样的机会。一方面是摆不正训练与比赛的关系,观念落伍;另一方面则是不愿将好选手输送给国家队。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是外界评价中国田径选手的一句老话。当2008年奥运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时,以全运会为坐标的观念急需变更,忽视田径的态度更不可取。中国田径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目标是力争在三分之一的项目中进入前八名,如果这算是军令状,那可谓是任重道远。新华社记者杨明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