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阿纳海姆随想 体操队员生活单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8月21日11:48 深圳商报 | ||||
来采访世锦赛前,我曾设想多写些体操明星的故事,毕竟体操竞赛规则过于复杂,大多数读者难以弄明白。来之后我才发现写故事是很困难的事情,倒不是说中国体操队的队员们难以采访,而是他们身上并没有太多有趣的、独特的故事。用队员自己的话说,他们长年累月忙于训练比赛,几乎没有时间娱乐,也没有时间参加什么社会活动,甚至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能有什么故事? “我们一周至少有6天在训练,要么就是去参加比赛,连过年也不能回家。要说娱乐,也就是玩玩电脑打打扑克看看书,几乎所有的体操运动员都是这么过来的。”奥运会冠军李小鹏的语气透着某种无奈。 在阿纳海姆期间,除了训练比赛,中国队队员的生活简单到了极点,他们集体放松的主要方式是打扑克。男团比赛结束之后,队员们围在一起打扑克,个个兴高采烈,快乐来得竟是如此容易。 采访期间我还有一个极深的感受,那就是中国体操队的队员外表很相近,比如男队的肖钦和滕海滨,女队的康欣和李娅,不熟悉他们的人,很难分清谁是谁。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肯定是选材方面的原因,体操对运动员的身材有严格的讲究。中国体操最喜欢挑选身材矮小、瘦削的运动员,因为咱们的身体结构,决定了只有用这种类型的运动员,才能适应体操对身体柔韧性的要求。此外,体操很注重整体外表形象,运动员的个头、外形接近,说不定就能争取到额外的印象分。中国女队的姑娘们,大多扎着小马尾辫,原因大概就在此吧。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我想那大概也是有的,体操运动员过于强调共性从而导致个性的缺乏,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个个都眉清目秀,个个都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你能发现他们有多少不同呢? 优秀体操运动员成长的过程,在世界大赛摘金夺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极其残酷的过程。世间万物皆平衡,有收获就有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确得到了很多,但究竟失去了什么,也就只有当事人能冷暖自知了。金牌的背后有多少辛酸的眼泪,又有多少人关心过呢?(本报阿纳海姆8月19日电深圳商报特派记者舒桂林)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