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国足的“空中楼阁”究竟有几层?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8月17日13:27 新民晚报 | ||||
两战两败,中青队被淘汰出局。这一事实,无情地显示出中国足球在“17岁以下”这一层次后备力量的匮乏。而一个随即而来的疑问就是,国足的“空中楼阁”,究竟有几层? 无法回避的一个联想是,当刘春明的中青队铩羽之时,沈祥福的国奥队,正准备出征奥运会外围赛。曾被称为“超白金”一代的国奥队,会不会也成为“空中楼阁”中的一层呢? 从中哥之战来看,中青队再次反胜为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球员把握战局的能力,需要大大加强,其心理稳定性,也需要不断磨炼。 从技战术的角度看,下半场在获得领先后,中青队从教练到球员,立刻陷入一种“保”的心态,该压上的不压上,个别球员的场上动作,显得很不合理。心态的变化,再加上裁判比较微妙的“打压”,使得大好局面立刻崩溃。 平心而论,这支中青队,可能是有史以来“出人才”最多的一支球队。李春郁和毛剑卿在不到17岁时,就前往荷兰试训,队中姜晨、毛彪等球员,也体现出很不错的潜力。但总体而言,这支中青队缺乏与足球技巧相适应的气质,缺乏那种在球场上举重若轻、气定神闲的风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技术都能增强,但气质不会。与其他国家的同龄球员相比,中青队球员似乎太过拘谨,太过内向。毕竟还不到17岁啊。当17岁的芬兰人在唱歌,17岁的哥伦比亚人笑着闹着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在重压之下,口口声声地说:“拿下比赛,对得起教练和自己”。 中国足球的教育环境,似乎与球员气质的养成有些不符。在培养年轻球员中,我们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足球本身,而忽略了与足球相关的那些文化、素质教育。这,是不是中国足球始终上不去的一个原因? “空中楼阁”有几层?但愿,不要一直空到管理层。 特派记者晏秋秋(本报赫尔辛基今日电)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