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扬点评沪上兄弟 称广纳人才观念在改变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8月13日16:2 新民晚报 | ||||
甲A联赛15轮后告一段落,中远、申花排名暂列前两位,“上海板块”被一致看好。同正率中国大学生足球队操练、准备出征大运会的名教头金志扬谈起沪上两队,问及两队技战术风格到底有哪些变化,孰料金指导仅一句“技战术层面是次要的”,便没有了下文,而对于整个上海足球的焕然一新,金指导说来滔滔不绝,赞赏有加—— 很多年来,我们北方人印象中的上海人,精明、小气,对他们来说外地人都是乡下人 看一看现在的申花队,曲圣卿、张玉宁、杨光、陈刚都是引进的,杜威、王珂也不是上海人,加上外援,主力阵容里一多半不是上海人了;中远也是如此,他们引进了申思、祁宏、吴承瑛、江津、李明,主教练成耀东也是引进来的;刘军、朱琪走了还能回来,继续得到重用,类似的还包括去年申花队主教练徐根宝。以我对上海足球的了解,如果没有观念的更新,这种现象是不容许存在的。即便是球迷,上海也有了分别支持申花与中远的两派,并展开了良性的、友善的对立,这在以前也是难以想象的。 市场经济归结到最后就是人才经济。中国足球与世界接轨,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接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接纳全国的、世界上的最好球员,为我所用,上海足球的变化来自于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意识,推而广之,上海文化也从单纯的“海派”变得更为广阔。上海足坛的“德比之战”真是令人羡慕,那真是一个节日,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带动了上海足球、中国足球的发展,此时胜负已变得不是很重要的了。 有了观念上的变化,加上博大的气魄、雄厚的财力,以及当地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上海足球变了。 1995年和1996年,中国足球出现过改革后的第一个高潮,但随着1997年世界杯没能出线,逐渐滑向低潮;2001年国家男足世界杯出线后,虽然决赛中成绩不理想,但还是重新点燃了中国足球的信心,以今年为例,联赛竞争更加激烈,水平有所提高,观众上座率也明显升高。我个人认为,中国足球改革的第二个浪潮正在掀起,而站在潮尖的是上海足球。今年的甲A冠军还不见得一定属于上海球队,但这并不妨碍上海足球为中国足球及其他俱乐部树立新观念、打造新榜样。 我还是那句话,足球比赛已从比体能、技能发展到比智能的阶段,跟足球观念相比较,足球技战术是次要的。 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上海足球是中国足球的一部分。上海人变了,上海足球也变了。上海足球的变化,值得足球管理者、决策层思考。 驻京记者王亦君(本报北京今日电)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