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遭遇着大起大落 必须狠心向“大脑”开刀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7月22日02:17 新闻晨报 | ||
郭先春三连胜之后两连败,申花再次犯了伴随这个名字几乎十年的大起大落的毛病。 这回,再也不能把病因归结在“上海球员的劣根性”或者“意志品质”上了。申花队中原籍北方的球员,数量已经超过了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们也显然已经拚尽了全力。 申花不是败给高温,不是败给对手,而是败给自己的“大脑”。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 胜利让人满意,连胜更是会让人一门心思希望维持原状,拒绝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申花便是掉入了这个陷阱。自己不变,便会成为别人解剖的对象,别人为你而变,申花年轻的主教练吴金贵最需要提高的地方又正是临场应变,战术上的被动便是注定的了。 实际上申花自己都认为,本队有11个各自位置上中国最好的球员,但却不是一支最好的球队,整体战术组织和稳定性本就是最大的弱点。无视这个弱点,只是把目光盯紧在几个个人能力突出的球员身上,寄希望与他们的个人发挥能够一直起到决定战局的神奇作用,这个思路上的严重错误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 佩特科维奇确实能够凭个人能力创造一些机会,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佩特出现在主力阵容中,由他来全面主导申花的中场组织,队员们脑海中听到的潜台词也许就是:“看他一个人的好戏就成了。” 整体组织节奏、奉献精神和无私态度,必须要扎根于每一个成员的头脑中,才能在整体上表现为合力。一个自认为最主要的球员,球队的“大脑”,想的却和每个队友都不一样,那说明不是队友配不上他,而是他配不上这支球队。 申花所追求的是一个稳定的高水平团队,和这个目标相比,个别位置上偶有的技术发挥根本不值一提。 有佩特作为“大脑”,申花就别想有整体,而没有整体就没有未来。哪怕放在冷板凳上养着他,也比他偶尔灵光一闪,但持续从精神和凝聚力上分裂球队要好得多。 申花必须去除这个分裂性的“大脑”,就好像是排除自己体内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为了球队构筑一个坚强整体的大计,必须向自己刺出这一刀。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