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希勒演绎没有“故事”的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7月18日15:04 中体在线 | ||
足球世界 2003年4月14日,英超官方网站公布了一系列奖项:凭借在英超10年中的205个进球,纽卡斯尔队队长阿兰·希勒被评为英超十年最佳本土球员。 过分的英格兰球迷 印象中,阿兰·希勒好像从来就未曾真正红过。 这决不是一个人或者非英格兰球迷的看法,即使在英格兰,希勒也从来没有体会过红到“大紫”的滋味。在英格兰球迷当中有一个关于希勒的“基本共识”:希勒进球后的庆祝动作是最“”的(意为呆板、迟钝、大脑僵化,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讲的“老年痴呆”)。 英格兰球迷显然有点过分,或许他们已经忘了,这位“痴呆老人”在击碎英格兰30年逢德不胜的耻辱记录时,同样如此“痴呆”地高举着右臂奔跑过。在英国本土举行的第10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中,希勒一个人攻入5球,成为欧洲杯最佳射手。很多人都认为,第10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是英格兰足球重新崛起的一个分水岭,是英格兰足球真正复兴的标志。毫无疑问,在这一过程中希勒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只有这些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希勒有力、但略显僵化的庆祝动作竟然颇有几分“挥掌劈天”的豪气。 英格兰球迷对希勒不仅过分,甚至还有点苛刻。他们对希勒从来都是一副“欲取欲求”的态度,他们可以对其他球员的低迷表示宽容与理解,对待希勒的态度则非常“坚冰”。当欧文接连没有入球的时候,英格兰球迷在开赛前用掌声表达他们的基本立场——鼓励,而当希勒面对同样的问题时,等待他的却是口哨和嘘声。但希勒从来不会去计较这些,“不管何时,在比赛前我都会挺直腰板,面对国旗高唱‘上帝保佑女王’。”希勒很男人地这样说。 三个不红的理由 翻开希勒的履历表就会发现,一连串数字准确而忠实地反映出希勒是英格兰足坛近十年来最伟大的射手。阿兰·希勒5岁时就被幼儿园老师断定为“将来的球星”,8岁进入活尔森德儿童队,是队中的头号球星和场上队长,12岁被选入华生男孩俱乐部后,在守门和前锋“两手都要抓”的情况下,依然能在6年时间内每个赛季都攻入50个以上的入球……这样的球员当然有理由去红到“发紫”,但是希勒却恰恰没有,在英格兰足坛,只有憨厚的纽卡斯尔矿工一直甘愿扮演希勒忠实拥趸的角色,他们一直把希勒称为“船长”和“舵手”。 理由一:甘当长子 在英格兰,阿兰·希勒有“第一长子”之称。 在希勒的黄金运动年龄阶段,永远一副“孩子王”嘴脸的加斯科因是英格兰球迷心中的第一宠儿,加斯科因表现好时,球迷会喜上眉梢,咧着大嘴说“哦!加扎。”而当加斯科因表现糟糕或者场外“越轨”时,球迷依然会说“哦!加扎。”只是表情换成了眉毛紧蹙,声调由自豪转变到怜惜和宽慰,即使偶尔“怒”一下,也更像是“嗔怒”。也就是说,英格兰球迷从来就不曾跟加扎动过气。与希勒同时期的“坏小子”福勒也曾经在很常时间内享受着这种类似的待遇。 希勒则显然没有这么幸运,憨厚而且没有特点的外表总是给人“早熟”的错觉,一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憨苦相”。队长的身份使他成为了球迷眼中的焦点,表现好是应该的,表现不好则会被认为是不可原谅的,是会令球迷生“真气”的。如果英格兰队是一个家庭,那么希勒的身份就是不折不扣的“长子”,忍辱负重、光宗耀祖的担子都得扛起来,而且还必须摆出无怨无悔的姿态;而加斯科因或者福勒这样的球员则是家庭中的“小儿”,这种角色通常都是被溺爱的。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李清照的这句诗看来在英国也同样行得通。 理由二:缺少故事 英格兰主教练埃里克森在表达对希勒的看法时说了一句很很诗意的话,“希勒的英格兰故事早已经结束。” 而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在“故事”不断的英格兰足坛,希勒从来就不是一个拥有“故事”的人(尤其是“场外故事”),尽管当他决定出自传时,给书起的名字叫《我的故事》。在“故事”一书中,以南安普顿学徒球员“起家”的阿兰·希勒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自勉和对年轻人鼓励的情愫,好比“我从来不会为过去所取得过的成绩而感到骄傲”,“我羡慕甚至有点忌妒那些年轻的球员,因为他们在19、20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显然,希勒的自传中所抖的“料”缺少恶汉基恩的劲爆、更没有万人迷小贝的自传那么小资。仔细审视希勒这些年在英格兰的经历,惟一可以被拿来当故事讲的可能也就是在国家队中“参赌”了。但即使是这么一出小故事也是有相应的“历史背景”作依托的,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基冈是一个典型的“小赌怡情”主义者。后来,当英格兰国家队战绩不佳,此事被媒体拿来进行猛烈攻击时,希勒仍然站出来阐明了“基冈没有错”的观点。 随着IT业的迅猛发展,资讯进入到空前发达的时代,青少年甚至是中年人的审美情趣、是非标准等也受到了强烈冲击,崇尚自由与个性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特点,球星的场外“故事”甚至更能吸引球迷的眼球。在这种背景下,场外没有“故事”,场内进了球就知道举手闷头闷脑跑两步的希勒,与那些“翻跟斗”、“抱孩子”、“旱地蛙泳”……等层出不穷的新动作相比显然太过“老土”,同时对球迷的视觉及感官也都缺少足够的刺激。这一点希勒自己好像也稍有感触,在希勒的自传中,他写道,“占卜师可以预测未来,但至少在短时间内有些事情我认为是无法预测的,像卢阿卢阿这样的球员,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下一次会给你带来什么。”显然,卢阿卢阿可以与京剧武生媲美的“筋斗云”功夫希勒是学不来的。 可以让希勒感到安慰的是,在英格兰足球圈中没有“故事”的希勒赢得了很多人的信任,他谦和的微笑、质朴的外表使得队友对他产生了足够的信任,队友们均认为他笑起来的样子十分“东方”。南安普顿的射手比蒂如今在英超已经成长为了一个“人物”,但提到他昔日的纽卡斯尔队长时,这位坚信有外星人存在的小伙话语中满是敬意:“在纽卡斯尔的时候,阿兰·希勒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帮助,他总是赋予我榜样的力量。”英格兰新队长贝克汉姆在谈到希勒时也曾经暗示,希勒的英格兰故事并不应该结束。 理由三:没性格 按照常理,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有性格的。但是新新人类已经将“性格”这两个字演绎出了全新的版本,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从最表面的衣着打扮、到谈话的语调方式;从业余爱好到第二特长……等等都可能成为你是否拥有“性格”的论据。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剥夺”了拥有性格的权利,于是性格这种原本最基本的元素变得弥足珍贵起来。如果一个人被说成“没性格”,那么基本就等同于这个人没有未来,显然这是一件很不幸、甚至很“恐怖”的事情。 阿兰·希勒恰恰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因为认为他没有性格的论调已经成为了一个最普遍的声音,尤其是在新新人类当中。的确,你可以找出很多事例来论述这种论调,希勒的发型不如小贝那么酷,“大叔”式的发型给人深刻的“从一而终”的感觉;希勒的谈话方式一点也不拽,更不像坎通纳那样嘴一张就成了哲人;希勒还不爱生事,对与他有过摩擦的球员总是抱着“一笑泯恩仇”的态度,当然前提是人家得先乐意把这仇给“泯”了;希勒在场上从来都不懂得用火爆去给观众增加点“佐料”,即使被基恩掐着脖子欺负,嘴里也吐不出一个脏字。当基恩事后为没能狠捶希勒而“懊悔不已”时,阿兰·希勒早像没事人似的面对明天的太阳了,尽管脖子上的印痕还清晰可辨;最让球迷不能“容忍”的是,即使被裁判判罚出场,希勒也总是一副蔫头耷拉脑的形象,看上去就像一个刚调到一队的“青瓜”…… 如此看来,希勒确实可以被归类于“没性格”,但佛说过,“无即是有”。 希勒对自己说:“33岁的年纪,本来应该是在圣詹姆斯公园享受生活的时候。但事实上,我是一个如此贪婪的人,我成功的欲望从来都没有被真正满足过。” 这个33岁的老家伙终于露出了其“狰狞”的一面。 阿兰·希勒小档案 姓名: 阿兰·希勒(Alan Shearer) 身高: 182公分 体重: 71公斤 出生: 1970年8月13日英格兰纽卡斯尔 生涯: 1985年作为学徒球员加入南安普顿 1987首次代表南安普顿参加对阿森纳的比赛上演帽子戏法 1991年代表英格兰B队参加比赛 1992年2月19日首次代表英格兰队参赛,攻入法国队一球 1992转至布莱克本 1995年3月18日攻入联赛第100个进球 1996年7月转至纽卡斯尔 1998年世界杯被霍德尔指定为英格兰队长 个人荣誉: 1995年英格兰超级联赛冠军及足球先生 1996年欧洲杯最佳射手 2003年被评为英超十年最佳本土球员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