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不能只培养一个冠军 中国乒乓机制改革动真格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6月24日08:57 解放日报 | ||
本报讯(记者薛淼焱)“如果十几年前我们的班子体系和管理模式还算是先进的话,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前天,酝酿已久的中国乒乓球队改革计划终于出台。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解释说:“尝试这种全新的机制,是出于长远考虑,尤其是为了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这是中国乒乓球队自1991年以来首次在队伍机制上的大变化。” 新的改革机制主要有两条,是分别针对教练员和球员的,旨在盘活整个乒乓球队的竞争机制,增加“危机意识”,使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上进的机会。 首先在运动员训练管理方面,将取消一队二队之间的严格界限。蔡振华在解释为什么如此变更时说,以往,一队的队员通常有一流的技战术水平,是完成国家大赛任务的主力;二队的球员则相对年龄较小、潜力较大、打法较全。一队二队之间培养目标、训练要求不一样,“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两队之间即使有流动也多为“小打小闹”,人员涉及不多,最多不过五六个。而现在没有一队二队的区分,只有一个国家队。全队分成三个层次,采用积分制排定座次,再均分到不同的三个教研组中。这样,每个教研组内各个层次的运动员都有,竞争氛围自然更浓。各种等级的国际大赛、国内大赛,甚至队内比赛,运动员自觉的加练和创新都可以量化换算成积分。 其次在教练方面,整个教练组被纵向分成三个层次,这样有利于层层把关。蔡振华说第一层由他自己牵头成立奥运攻关小组,尹霄、李晓东为副组长;第二层为男、女队主教练刘国梁和陆元盛分头负责;第三层为教研组组长———男队为施之皓、肖战和吴敬平,他们各自的小组中还配备两到三个教练员,平均每人带4到5名运动员。 蔡振华解释说,实施这一新的教练机制,避免了以前在管理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有些教练员尽管工作努力,但由于大赛任务必须完成,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投入在像孔令辉、王励勤这样的“成熟”球员身上。一旦培养出了一个世界冠军,教练员就可以“靠”很多年。但与此同时用在其他小队员身上的精力就势必相对减少了。这些小队员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他们的技术、心理不是特别了解,或缺少延续性教育和指导的话,长远来说,对培养奥运会后备力量不利。蔡振华还说,新机制实施后,教练员的位置将变得能上能下,一潭水被激活了,好处还是不少的。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