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马频频“转场”为哪般 扎根甘肃是空话?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6月16日11:01 中体在线 | ||
张桐坡满怀热情来到天马,他认为凭借自己在足球圈子里多年摸爬滚打积累和总结出来的经营经验和理念,对付这个甲B“小兄弟”绰绰有余。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天马俱乐部成立三年,俱乐部总经理换了六个,其中包括当年在甲A、甲B叱咤风云的陈亦明,充分说明了天马虽小,却是个老大难。 为此,本报特约记者经过一番深入调查采访,对天马俱乐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频频“转场”为哪般? 1999年12月18日,天马足球俱乐部在兰州正式成立,并宣誓要扎根甘肃,来推动甘肃足球职业化的进程。但是天马俱乐部却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多次爆出要离开甘肃或“转场”的新闻。 2000年,天马足球队在甘肃政府、媒体、球迷的热烈欢呼声中,开始了征战全国足球乙级联赛的漫漫征途。经过两年乙级联赛硝烟的洗礼,2001年10月,天马踏上了冲甲的征途,但最后的关头却上海滩折戟沉沙。面对困境,俱乐部心灰意冷,以“俱乐部缺少造血功能”为由,提出天马要走的要求。为了在甘肃能有一支职业化的球队,全省上下响起了挽留天马的强烈呼声,在真情真意中,天马暂时留了下来,并在2001年年底,收购天津立飞,“借壳”升甲成功。这是天马的第一次“转场”风波。 仅仅过了3个月,天马就以球队“没有正规训练场地、而且无企业冠名”为由,又开始吵闹着要转场合肥,最后,省政府、省体育局、省足协联合出面,为其解决了600万的冠名费,省体彩中心拿出40万,解决其他费用。 梯队建设跟不上 作为一支甲级队,天马俱乐部不要说没有自己的球队训练基地和俱乐部办公场所,就连一块可以自由支配的标准训练场地都没有。惟一被俱乐部称为“基地”的“天马青少年培训基地”也是在西固471厂租用的“一亩三分地”,俱乐部好不容易在这里建了一块面积很小的草坪训练场地,但由于拖欠承建方的工钱很长时间里不能使用,“基地”草坪的草一时长得都可以放牧。这害得可怜的天马队一到休整期就为训练场地的事犯晕。在这样的条件下,天马四年来也没有培养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甘肃籍青少年球员。 天马基地的数十名球员完全可以组成几支“梯队”,他们也这么做了,可惜就是屡战屡败。几年下来,连兰州都打不出去。2002年全国青少年西北二区比赛在兰州举行,天马的“二线队”输给宁夏育才,而球队不仅输球,而且输人,队员们场上飞铲对方球员,场下追打裁判。记得当时实在看不过去的某位足协官员忍不住脱口:“这样的破队,不被淘汰才怪!” 产业开发不“造血” 一支俱乐部的成功运作,离不开球队的成绩和俱乐部产业开发的双赢,而就目前来看,天马的这两只翅膀已双双折断。这也是天马迟迟无法腾飞的重要原因。我们可以先抛开球队的成绩不谈,单就俱乐部的产业开发来讲,在甘肃已经四个年头了,可是俱乐部在甘肃本地的产业开发上却没有丝毫实质性的进展,俱乐部没有在产业开发方面创办一家公司,用于俱乐部的后勤保障。 天马俱乐部的高层曾经不止一次表示,“甘肃天马的几位董事都是民营企业家,每年董事们都要拿出两三千万的资金来支持球队的运作,如果长期以往靠几位投资者垫钱来维持俱乐部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在没有产业开发为球队造血的前提下,天马的高层们将为球队造血的责任全部寄托在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上。2002年初,天马在谈冠名权的问题时,省政府、省体育局、省足协三家联合出面,最终与农垦集团签订了600万元的冠名协议。为了让这笔款能及早到位,省体育局为天马提前预拨了600万元,随后再由农垦集团给体育局支付,这笔钱到现在为止省体育局都还没有收齐。 一支俱乐部只有在产业开发上为球队造血,这支俱乐部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扎根甘肃是空话? 天马俱乐部的经营不很成功,基本上是由于俱乐部产业开发乏力、却始终依靠政府、依靠投资企业造成的。 组建天马俱乐部时有关人士就声称要将俱乐部当做一个企业来经营,使天马俱乐部从根本上有别于国内的其他俱乐部。既然是作为一个企业,那么他的运作,尤其是在经营方面,就应当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可是,俱乐部从组建到现在,却始终不愿将经营和市场联系到一起,不愿在兰州设立经营实体,更不愿搞太多的经营活动,而是始终依靠政府来“拉郎配”,不论是球队冠名、基地建设、办公地点……都希望由政府出面为其一一解决,完全做不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新体制、新经营理念都成了一句空话。 球队是俱乐部的“门面”,它的成绩如何,能否吸引各方的关注,对俱乐部的经营都举足轻重。为此,俱乐部引进了加斯科因,一心想通过其知名度、影响力来引起政府、企业的重视,缓解没有经营实体给俱乐部经营带来的不利,以解决俱乐部面临的经济问题。可是,由于管理不善,这块“活招牌”迟迟不归。(韩成斌) 评论:人间烟火 张桐坡总经理曾对我解释:天马的命名是从敦煌壁画中的天马图中得到启发的。俱乐部当时的用意不言自明,他们希望俱乐部像敦煌壁画中的天马一样,自由来去,惟我独尊。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天马打造成中国足球联赛的知名品牌。 俱乐部在西部重镇兰州安家,也显示了他们的用心不凡:在经济、足球相对落后的西部创造一个中国职业足球的奇迹!这一点与张桐坡当年执掌辽宁俱乐部时倡导的“中性足球”不谋而合。 但时间过去了三年,总经理换了六任,天马却还是没有“独来独往,惟我独尊”。球队上个赛季在甲B排名老末,俱乐部经营也举步维坚。于是,在百般无奈中,“天马”也不得不食“人间烟火”,最终还是像其他俱乐部那样,由当地政府出面,采取行政手段,解决了600万的冠名费。 “行政”胜利了,“市场”失败了,天马也一头栽进了泥里。俱乐部成立之初的美好愿望,不幸被当地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俱乐部经营管理的失误所抹杀了。 天马的问题不是个案,而是中国足球联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试问,包括甲A豪门在内,有哪个俱乐部老总敢当众拍胸脯:我们实现了真正的赢利? 张桐坡满怀豪情来到天马,但愿他能马到成功。(刘俊生)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