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中国乒乓队的两难选择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6月06日08:14 东方网-文汇报 | ||
谢琼桓 世界乒坛的旗舰 中国乒乓队从法国巴黎回来了。此番五座奖杯夺其四。由于非典肆虐,有些项目国际赛事中国没有派队参加,人家照样进行比赛。但乒乓赛却不一样,若是中国队缺席,47届世 确实,中国堪称世界乒坛的旗舰。从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44年间在标志世界乒乓技术最高水平的世乒赛、世界杯赛和奥运会三大赛中,中国队夺冠总数为129.5个,男队有48位运动员夺取过冠军,其中刘国梁一人11次夺冠;女队有44位运动员夺取过冠军,其中邓亚萍一人18次夺冠。世界乒乓球技术创新和器材创新最突出的46项,由中国队原创27项,占总数58.7%。尤其让世界乒坛震惊的是,在第36届、43届、46届世乒赛和亚特兰大、悉尼奥运会,中国队五次将全部冠军奖杯席卷而空,连一个都没有给别人留下。一支运动队伍,把一颗小小银球演绎得如此出神入化,40余年长盛不衰,形成今天“世界打中国”、“中国打世界”的两极之势。你说,要是一场国际乒乓大赛没有中国队出现,那还能叫国际一流赛事么? 但是,中国队也面临两难选择。 高处不胜寒 由于中国队历来的辉煌战绩,尤其是一而再、再而三“胜者通吃”,国人巴不得每次比赛中国队都风扫残云、囊括金牌。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要是遇到哪一次中国队没有将冠军一网打尽,多少就会感到什么地方不太舒服,不太自然,就会产生一些问号,而好事者就会设法去猜测、去探究是不是有点什么幕后新闻可供炒作。 釜山亚运会中国队夺取三项冠军,国内议论大哗,差点就要说出“兵败釜山”了。但是,体育竞赛毕竟不是慈母分什锦,把好的都拨到你的盘里。体育竞赛固然是实力的较量,又多少含有偶然因素,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胜负乃兵家常事”,这也是一条规律。黄河、长江有些拐弯并不妨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基本流向,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中国队次次战无不胜。可以要求他们做“常胜将军”,却不能要求他们做“全胜将军”。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队有点骑虎难下,有点“高处不胜寒”。要是不“胜者通吃”,自己也感到对不住国人了。但那又谈何容易,乒乓球这家“店”又不是我们一家开的。 世界的尴尬 那么,世界又是怎样看待中国这艘旗舰呢? 显然,那心情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们离不开它,盼望中国把并不十分景气的世界乒乓球舰队带进宽阔的海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另一方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却委实找不到下嘴的地方。我有时确实这么想:如果是足篮排等单项比赛,只有一个冠军,你一家拿走大家也好想些,可是五个、七个冠军你照单全收,这叫人家的脸往哪儿搁?当然,我这也许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不可否认,对手的确有其复杂心情。悉尼奥运会前我访问法国和奥地利,当地体育界人士一谈到本国乒乓球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可能取得什么成绩时,头就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再加上那一脸苦笑。他们说,欧洲有些青少年不乐意参加乒乓球专项训练,因为中国太厉害了,他们看不到希望。还有一个让国外同行愁肠百结的事,是一些赞助商不干了,你一个冠军都拿不来,那个钞票不就白丢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听说欧、亚有些乒乓球市场不错的国家,这两年来也萎缩了不少。再说,一场一边倒没有悬念的比赛,委实不如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拉锯式的比赛那样令人刺激。这回在巴黎,除了中国人,满场观众都为中国队的对手加油,就说明这个问题。 难解的乒乓方程 46届大阪世乒赛中国队大满贯之后,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说:“这真是中国的辉煌,世界的尴尬。”这话我们听起来,不能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说实在的,每次世界大赛前后,作为乒乓宿将和体育界的负责人,李富荣和徐寅生的心情也是相当复杂的。他们不会看不到“胜者通吃”的难度,队伍再强大,只要不到闭幕那一天,谁敢说能拿几枚金牌?不能松懈啊,特别是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还等着这个大户捷报频传呢!作为国际乒坛的权威人士,他们也不会看不到一边倒给国际乒乓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市场萎缩。他们不能不认真思索这个难解的乒乓方程。 在一次人民大会堂的庆功会上,徐寅生、张燮林就曾与我议论到乒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特别谈到怎样看待乒乓球规则的修改和与此有关的改革,谈到中国对待改革的态度。据我所知,尽管某些改革对强队不利,但我国还是采取赞成的态度。我们正在与国际乒乓界一起,千方百计让乒乓球比赛更好看,“把观众打回来”,把乒乓市场炒热,使乒乓球攻守技术对抗趋于平衡,使乒乓球的普及程度更高,水平提高得更快。毕竟,我们是乒乓球运动的大国、强国,对世界乒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为中国奥委会副秘书长,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 蔡振华对男队信心依旧。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