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观察】跑步时 心静是可以节省体力的

【洪涛观察】跑步时 心静是可以节省体力的
2018年03月08日 11:02 体育综合
资料图。 资料图。

  吴洪涛

  《太极跑》《马拉松终极指南》译者

  欢乐跑中国赛事总监,中国马拉松委员会委员

  我在这里讲的并非外貌和禅修方法,虽然在内观方面有些近似,但不想搞得那么高深神秘,

  简单地说,我想说的是跑马拉松时的向外观察与向内观察。

  向外观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跑者们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为了领略城市的风光人物才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而城市也正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举办马拉松的。同是42.195公里,不同的城市带给跑者的体验是不一样的,跑者体验依赖于城市风光。

  那什么是内观呢?就是忽略外界,专注自身。听起来绝对是所谓的严肃跑者的行为。在这里我要引用两本我所翻译的跑者经典书籍《太极跑》和《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的内容。《太极跑》有关于专注训练的专门章节,方法是在跑步的时候双眼死死盯住前方的一个物体,感觉身体和那个物体之间有一根橡皮筋,跑者被橡皮筋拉向前方的物体,而那根橡皮筋就是跑者锁定物体的目光。在这个过程中,双眼绝不旁视,在到达一个物体后再盯住另一个前方的物体,在训练中如此,在比赛也一样,这便是专注。

  如果你去跑罗马马拉松会怎样?毋庸置疑,你会把马拉松变成一场目光穿越千年的景观饕餮盛宴。而霍尔·希格登在他的《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说他在跑过圣彼得大教堂的时候完全没有扭头看上一眼,那可是教皇所在地,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艺术精华于一身的伟大建筑。在他跑过波士顿马拉松终点后才听说曾经途经著名的芬威球场,而他却根本没有发现。只因为他仅仅专注于当前的跑步。

  这样做会是怎样一种体验?我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吧,由于我是两本书的译者当然也就必须是书中内容的践行者。在一次柏林马拉松中,我故意戴了一顶帽沿又长又弯的帽子,这使我的视野很窄,余光内敛,几乎看不到赛道两边的情况。而在一次东京马拉松的比赛中,我大多数的时间是将眼睛微闭,不仅看不到路边,甚至看不清前方3米以外的东西。这便无法外观,变成了彻底的内观,而且发现向内观察到的内容异常丰富,绝不亚于外部繁华的波兹坦广场和银座大街。听着自己清晰的呼吸声,我随时掌握着努力的程度。

  充分的自我感知使我能够随时保持应有的姿态和步频、步幅。不再关注外部可以让人心静,而心静是可以节省体力付出的。

  此外,内观可以避免其他人带来的消极影响,很多人在30公里后开始走步不完全是因为自己的体力不支,而是看到其他人在走于是跟着放弃奔跑了。忽略外部而专注自身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更细致地体会身心在马拉松过程中的变化,马拉松是一个从轻松到困难再到崩溃最终胜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的心理对话和对峙,跑得好的马拉松一般都是坚持战胜了妥协,这样的马拉松给人带来的收获更多、体验更好,而这样的马拉松体验往往需要专注才能获得。

  当然,观众和来自道旁的鼓励可以促进跑者的竞技状态,但在这样的长距离比赛中来自内心的力量起绝对作用。此外,过多地外观、交流以及索取可能成为人们干扰别人、被人干扰、发现不满、提出抱怨的原因。我们有很多人把跑马拉松的过程当作了对赛事组委会的考察和评判,我想说这样做不仅错位而且可惜了。马拉松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认识、发现和开发自己的机会,而把握这个机会,需要内观。

  或许在某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你可以尝试一下忽略外观而更多内观,也许你会体验到一种不一样的马拉松,一种更接近马拉松精神的体验,还有,一种取得更好成绩的体验。

  (领跑者)

新浪体育公众号
新浪体育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