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厌赛到回归跑道,黄河教练是怎么做到的?

2017年03月22日12:13 新浪跑步
资料图。

  熟悉嘉友跑的朋友都知道嘉友跑成员中有位黄河教练,接触过黄河教练的跑友都觉得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特别能岔的北京大男孩,但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对跑步训练的专注。定期录制训练小视频、每周根据天气情况为跑友制定《周训练计划》都让我们看到了黄河作为一个教练对跑步训练的专业和坚持,带动更多人健康跑步不只是一句口号。下面这篇专访带你进一步认识我们的黄河教练。

  重回马拉松赛道,黄河迎来的是另一种

  心理上的升华。对成绩,不再执迷;对名

  次,不再狂热。他,在奋斗与不奋斗的取

  舍之间,找到另一种定义。

  By 王秀娟 《跑者世界》  Photographs by 任涛

  黄河

  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青少部田径教练,曾主攻5000 米和 10000 米项目。

  2015 年重新回归马拉松赛道所参加的赛事:

  2015年广州马拉松半程

  2016北京马拉松赛

  2016上海国际马拉松赛

  2016波士顿马拉松赛

  2016芝加哥马拉松赛

  2016纽约马拉松赛

  2016清迈马拉松赛

  2016要跑·24 小时接力赛

  2016Jeep全地形 4 X 4 接力挑战赛

  2016Hood to Coast接力赛

  虽然丁酉鸡年立春已过,但是二月的北京城寒冷依旧。然而,天公作美,采访当天风和日暄。

  约访前,黄河即将启程前往东京,参加自己世界六大马拉松赛的第四个赛事。我们遂把采访约定在 2017 东京马拉松赛一周的周六上午 11 点半。当天,黄河身穿一身休闲运动装,单肩背一个双肩包。就像他之前在微信中说的,“现在瘦了”。“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咒语在他这失灵了。“因为过年期间比较空闲,跑步的出勤率比较高,所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黄河一本正经并温和地说。

  得益于天气,我们在体育总局田径训练场旁的一个室外凉亭 ( 其实并没有亭 ) 开始了这次采访。落座,“我们调换一下座位吧?阳光晃你。”这个曾在赛场上堪称彪悍的大男人绅士而又温柔地说。一切就绪,采访正式开始。“我不想谈更多体制内的事,这必然会和运动员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这,和我们的采访主题不谋而合,采访和拍摄异常顺利。

  黄河,是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人,学生时代他是体育特长生但是大二时“舍弃”了;工作后他是一名外企的技术人员,但是干了三年放弃了;现在,他又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青少部田径教练,逐渐向行政过渡。也许身份还会继续变下去,但是无论在哪种角色里,他都是一个跑者。

  田径路,在无意中刻意开始

  黄河在东交民巷小学和培新小学度过了自己的小学生涯。

  记忆里,“体质特别差”是小学留给黄河最深的印象之一。尤其小学三年级,基本每周都会生病,让他有的时候也很怀疑那个时候的自己。对比如今肌肉发达、体态健硕的黄河,任谁都很难想象那个时期的他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转眼间,那个体弱多病的小男孩升入了初中,但体质依旧没有大的改善。课间操排在第一位;游泳课, 1 。 4 米的水池,他是没顶的。针对这种身体状况,在医生和体育老师的建议下,黄河开始持续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他尝到了体育运动的甜头— —身体越来越好,直到初三身高每年保持平均 20 厘米的增长速度;在训练的过程中,体育老师发现了他的天赋— —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对于动作的理解能力都要远超常人。发现一个好苗子不易,黄河的体育老师再次推了黄河一把,“不如你来练田径吧?看看自己有没有更好的提升。”田径运动员出身的体育老师说。自此,黄河正式踏上跑道。

  初一下学期,黄河的竞技水平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受到了东城体校和崇文体校两所业余体校的关注,随即两所体校分别递出了橄榄枝。最终,他选择了国家体育总局体校,正式开始专业的田径训练之路。

  2016 年给黄河留下深刻印象的赛事:上海国际马拉松,第一次陪跑男跑者创造 PB;清迈马拉松,黄河第一次给女跑者做 pacer;波士顿马拉松,黄河阔别全马赛道后的首个赛事,终生难忘;Hood to coast 接力赛,黄河和嘉友跑大部队一起完成的 320 公里接力赛。

  遗憾,在岁月中渐行渐远

  黄河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作者,母亲是一名公务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他们是比较传统的中国式家长— —唯文化课成绩论成败。对于黄河的体育生之路,他们并不是很支持,这在青春年少的黄河心中不免留下了一些遗憾。“我做运动员这么多年,参加的比赛大大小小不下百场 ( 甚至包括训练 ) ,但我爸妈看过的,大概不超过两场吧。”黄河停顿了一下,吸了一口烟。一脸平静,完全看不出一丝忧伤。随即他补充道:“人在不同年龄段,想法是不同的,当你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是希望父母能够支持你所热爱的事业的。但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那个过不去或者不好过的坎儿也就消失了。”

  黄河的父母是爱孩子的,所以也给予了他尊重。他们给黄河开了一盏绿灯——只要文化课成绩不下降,允许黄河继续练他喜欢的体育项目。黄河在父母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政策下,继续着自己所热爱的中长跑项目。

  可怜天下父母心。黄河在工作后的一次搬家时发现了自己以往的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而这些都是父母的收藏。“那一刻是真的放下了,”黄河依旧心平气和,没有一丝波动地说,“遗憾在成年后会渐行渐远,渐行渐消失。只是看到这些奖牌、获奖证书时,曾经赛场和训练场上的美好回忆全都涌出来了,那种感觉还是很美好的。”

  跑步,同行与暂别

  “现在看来,我当时的选择是很明智的。”

  黄河的体育特长生身份陪伴他从初中走过了高中。但是在高考的人生档口,他选择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步入大学,好好上学。

  1999 年,黄河通过高水平测试并以文化课 570 分的成绩考进北京邮电大学的应用电子技术和通讯工程专业,这在同届的体育生里算是很高的分数 ( 当年体育生的分数在 380 分左右,而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 610 分,这对于一个一直进行专业体育训练的运动员而言,570 分着实不低 )。“其实,在我带运动员的几年里,也有很多学生文化课和体育成绩都很优秀,但他们依旧要以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生生考进自己想进的学校。”黄河嘴角上扬地说。

  开始大学生活让黄河彻底离开了固定的田径队。起初的一年,他还参加高校田径联赛,但是慢慢地便淡出了跑道。“大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和过去所生活的狭小的运动队不同,大一之后我就没有再参加比赛了,”慵懒的阳光照射在同样有些慵懒的黄河身上,他更像是对过去的自己说。生命在于运动,虽然放弃了之后的比赛机会,黄河还是会时不时地跑跑步,“为了健康嘛,”黄河如是回答。

  美好的时光总是流逝地异常迅速。大学毕业后,黄河进入西门子公司,开始了与体育毫不搭界的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年。

  “很多人会问什么时候跑步比较合适,我只能回答你有时间的时候。如果你跑步了让自己健康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回归,因为挂念

  2006 年,黄河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回到了体育圈。

  因为大学所学专业和体育毫无联系,黄河必须从最基础做起。即便有多年的专业训练基础 ( 包括运动员训练基础 ) ,但是做运动员和教练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也决定了黄河回归体育圈的第一个身份——助理教练。这段时间,黄河的工作内容基本是跟运动员进行简单交流、执行主教练的安排、安排运动员的其他事宜等等。积累了两年的经验,他的身份改变了。

  2008 年,黄河升任为教练。开始独立招生、选拔青少年运动员,但是一个初出茅庐、没有名气的教练,所承受的压力并不比过去两年少,甚至压力来得更直接一些。“发现一名优秀有潜质的运动员不易,而能要到且培养为更优秀的运动员更难。”此时的黄河云淡风轻地说,似乎这一切都是别人的经历。那么怎么办?要不来全国中学生或者青少年的前三名甚至前五名,那就要前八名、前十名。秉承“能培养出来一个是一个”的信念,黄河稳扎稳打地继续着。

  2010 年,是黄河的转折年。“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教练,他是我的贵人。”黄河面露感恩地说。这一年,教练给了他很多建设性的建议,甚至是一些特别直接有效的指导,这段时间用黄河的话说:“业务能力突飞猛进”。但是随着大环境的改变,也为了运动员有更好更高效的训练,常设队伍变成了临时集中式队伍,随之而来的是,教练的存在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黄河经历了回归体育圈后的再一次身份转变。

  2014 年,黄河教练的角色逐步淡化,慢慢淡出,转为行政,做一些政策性的研讨和理论性的研究。与此同时,黄河还会帮助一些业余的青少年俱乐部进行训练,“这个时候我可以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有一个好的发展。”黄河对自己的这个身份是认同并喜欢的,这让他觉得自己依然是田径人,而此时心理上反而更轻松了,“从身在其中,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帮助者,让孩子们在他们小的时候少走一些弯路,成绩有更好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快乐。”他说。

  转变,重新加入团队

  2015 年,黄河加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跑团——嘉友跑。

  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些共同喜欢的事是幸事。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是幸运的,两年前因为几个朋友得知了嘉友跑,在和几位跑团成员的交谈之后,黄河加入了这个宗旨为:“鼓励更多的人跑起来”的跑团。用他的话说:“这跟我的想法和价值观是吻合的”。

  “鼓励”而非“拽动”,黄河说:“跑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不喊口号也不强迫别人跑步。”然而,对于低门槛的跑步,黄河希望他身为社会人有责任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一些可能出现困惑的跑者,“可能你指点一下,他把这个误区迈过去了就柳暗花明了”。现在,他会在个人微博上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影响着跑步的人,比如在微博上发一段小视频教大家用更少的器械甚至零器械的运动。看到网上流传的一些不科学的跑步或者健身方式,他会试图联系作者,与其交流,用一些正确的内容给予纠正。看似温和却掷地有声。

  重回赛道,心态变了

  2016 波士顿马拉松赛,是黄河时隔十年重回全程马拉松赛道的首个赛事,也是他欲完成世界六大马拉松赛的首站。早在高中时期,黄河就曾参加过几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当时是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以此作为一项训练内容。

  再次踏上马拉松赛道是在 2006 年,依旧是熟悉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也是他十年后重回赛道的最后一次全程马拉松。“刚回体育圈的当年,没有任何成绩上的压力,以玩的心态去参加。”黄河对于自己那次赛事说。

  十年之后,黄河加入了嘉友跑,再一次踏上马拉松赛道。对于那次赛事,他甚至表示是怀着感激之情上的赛道并完成的比赛。“波士顿马拉松让我重新燃起了运动的心。”黄河说。

  波士顿马拉松的赛道是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事里,难度系数最大的一个。以这样的一场赛事作为自己的首个赛事,让硬汉黄河变得感性了也脆弱了渐又变得强大了。“在整个过程中,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它会告诉我它累了,别跑了。但是我还有目标,迈出一步我就离终点更近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洗脑的方式,支撑身体跑完 42 。195 公里的强大后盾应该是训练。”黄河认真地说,“虽然一个跑者在备战马拉松的过程中永远会觉得差很多,但是准备永远强于没准备。”这一切不再是为了追求成绩,也不再是为了名次。

  如今的黄河对跑马拉松颇有几分情怀在内,是某种意义上的感恩。“在能跑而且想跑的身心境况下,在阔别了十年之久后,我还能以一个不错的成绩完成第 120 周年的波士顿马拉松赛 ( 黄河的波士顿马拉松完赛时间为 3 小时 58 分 48 秒 ) ,我是感恩的。”硬汉也柔情,大概就是此时说出这些话的黄河了。随即他补充说道:“我甚至在跑完之后觉得我应该谢天谢地谢我的跑团。”重回到马拉松的赛道,黄河有太多要感谢的。

  重回跑圈,黄河上过戈壁、跑过公路、挑战过全地形 Jeep 4x4 接力挑战赛以及 Hood to coast 接力赛,即将又要踏上东京马拉松的赛道⋯⋯黄河依旧走在回归田径的路上。

标签: 黄河教练嘉友跑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