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跑步一边救人!医师跑者闪耀马拉松赛场

2016年12月05日10:30    新浪跑步 收藏本文
医师跑者带着跑友做热身医师跑者带着跑友做热身

  在今年的广马赛道上,每500米就有两个“移动”救援人员

  据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只有22场,2014年有51场。到了2015,全国的马拉松赛事达到134场。而根据“中国马拉松”网站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马拉松的注册赛事高达282场。

  随着马拉松赛事的逐年增多,隐匿在赛道上的风险也在渐渐增多。从2014年和2015年的两年时间里,有记录的国内马拉松猝死事件共计8起,其中全部为半程马拉松选手,除了2014年苏州半马一名25岁女子猝死外,其他几乎全为年轻男子选手。

  作为一名跑友,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医生赵京涛觉得,“也许我们能一边跑步一边救人。”就这样“医师跑者”成立了,今年广州马拉松赛场上就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每500米就有两个“移动”救援人员在身边,“希望今年赛场上选手跑马更欢乐、救护更安全,不会再有生命逝去。”

  高中时迷上跑步却跑出了骨膜炎

  赵京涛从高中开始迷上跑步,到了大学长跑就成了他最大的娱乐。每天要跑上两千米才过瘾,周六日有时甚至一口气就跑五千米。

  虽说是医科大学的学生,但是那时的他对于跑步只有蛮劲。“一开始跑步是个挺枯燥的运动,那时也不懂匀速跑,就 折磨 着玩,挑战极限。”赵京涛笑着说,没多久这腿就被“折磨”出毛病了。“开始腿痛,尤其是关节的连接处。”他还记得那时看了医生后,被诊断为骨膜炎,开了几服膏药贴贴就完事了。

  他为什么会得这病,怎么跑步才科学,这些一直困扰着他。同时,更让他苦恼的是医生叮嘱他要多休息,别跑了。没办法,他不得不放弃跑步。

  直到2013年,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广州马拉松的报名信息,一直坚持运动的他有了再试一次的想法。赵京涛一边报名,一边开始研究马拉松应该怎样跑步才系统科学。

  前脚掌着地跑其实并不科学

  “等到自己练习长跑,当了医生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些是不正确的跑步方法导致的,不仅伤骨膜,而且还会伤膝盖。我在从医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这样的跑友。当时,就想是不是能够把正确的 跑马 方法传播给更多人。”

  赵京涛用自己的医学学术专业强项、骨科生物力学去分析市面上的跑步类文章,发现很多都是错误的,甚至包括一些权威媒体。例如,很多人都强调要前脚掌着地,甚至特意去练习这种跑法,实际上这种着地方式会给小腿带来很大的压力,而所谓优秀运动员的前脚掌着地,实际上是步频加快后、人眼已经分辨不出来的假象。而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达到那么快的步频,所以自然做不到了。

  另外,“跑马”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为了增加速度大步幅跑。说到这里赵京涛忍不住站起来一边演示,一边说:“一旦步幅变大时,身体会向前倾。如果身体跟不上来导致重心滞后,膝关节负荷就会陡然增加,从而可能加重膝关节损伤。只有合适自己配速的步幅让身体力线呈轻度倾斜的直线、身体各关节部位力量合理布局和传达,这才是最舒服的状态。”

  建立起从50后到90后的团队

  不过,赵京涛发现以普通跑友身份传播“跑马”知识似乎有困难。“在赛道上跑友不知道我是骨科医生,他们很难一下子相信我对他们跑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纠正和指导。作为医生,职业习惯使我渴望得到信任,使我的指导让他们获益。”

  2015年2月,赵京涛和20多位医生跑友共同创立了“医师跑者”。用他的话说,当时这样的公益团队属于国内首创,在2015年和全球最大的马拉松运营机构智美体育集团建立合作共建架构,形成了马拉松生命保障“五道防线”,受到国家卫计委好评。

  赵京涛的团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迅速从20来人扩张到了300多人,年龄覆盖从50后到90后。其中,八成是医护人员,剩下的则由“跑马”知名度比较高的跑友和康复治疗师组成。

  随着他们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赛事招募这类人员。初步观察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150场以上的马拉松、越野等赛事,会招募医师跑者或同类的移动救护人员。马拉松赛道上,是否设有医师跑者移动救护项目,已经逐步成为赛事医疗安全保障的一个标准。

  “我们是跑友身边的天使”

  不过赵京涛笑称自己的团队都是“游兵散将”,因为到目前为止组织里都没有一个专职的员工。因为相比做马拉松训练的团队而言,协同救援的医疗团队可以合作的赞助方式比较少,团队没钱请专职的员工,“大家做事都只能凭着爱心与热情。”

  谈到“医师跑者”成立的初衷主要是希望传播系统科学的跑步,同时帮助“跑马”的跑友们找到跑的意义,不是成绩而是快乐来源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救援只是其中的小意义。

  但开始并不打算单纯以救援为主的“医师跑者”最早的logo仍然使用了红十字符号,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注册,他们必须重新设计logo。

  赵京涛觉得团队除了救援还要宣传科学系统的“跑马”,“我们为跑友提供的是全方位的保护,是跑友身边的天使。”就这样新logo诞生,一个正在奔跑的女孩身后长出了一对天使的翅膀,鲜红的颜色尤其醒目,即使在人头涌涌的赛道上也能轻易地找到他们。

  赵京涛微微一笑说:“就在一周后的广马赛场上,医师跑者将会有200人上场,算下来平均每500米就会有一组两位医师跑者在其中。”

  主动排除隐患辅助救援队做好急救

  医师跑者和场外的医护团队似乎没有太多差别,是救援环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赵京涛解释道,场外医护属于官方重要救援力量,承担着整个马拉松医务救援工作,一般携带大量药品和各种专业器械,但移动性较差,点与点的衔接有空白,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达到需救治者身边。

  医师跑者属于协同和辅助救援力量,流动性好,在跑者中更能近距离地接触到跑者,并且可以靠医生的专业知识去主动排除隐患,根据跑者当前情况指导跑友降速,甚至停赛以防止意外发生,万一出现大的意外能很好辅助医疗救援队做好急救的“黄金四分钟”。

  责任重大意味着医师跑者不可能像普通的跑友一样随心所欲地跑,且整个跑程会比他们的辛苦加倍。

  医师跑者听呼吸节奏暗助跑友

  医师跑者需要时刻观察自己身边跑友的情况,主动去关心路边停下来的跑友;此外他还要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配速,不能与其他医师跑者出现重叠,也不能出现救援真空地带。整个过程都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为没有人知道下一个拐弯处或者下一秒会有什么突发状况。

  “我试过一场马拉松跑下来停下来近30次, 跑马 的人都知道匀速跑是最省力的,我们却不得不间歇跑。”赵京涛说,队里有成员也试过累到自己虚脱。

  除了体力上的加倍,医师跑者的精神也是高度紧张,他们要随时留意身边的跑友是否有异样。一位医师跑者曾经听出旁边的跑友呼吸紊乱,为了避免意外他巧妙地跑到前面稍微拦了一下这位跑友,让他把整个速度降了下来,再跟跑了几公里直到听到跑友呼吸恢复正常了才继续自己的马拉松。这个处理方法在团队里被认为很睿智,“如果强行拦下来,或者马上展开救治都会影响跑友的心情,有时只要速度慢下来了,情况就会缓解。”赵京涛说。

  最重要的装备不是跑鞋而是心率表

  平时由于工作忙,赵京涛并不是每天都有大段的时间跑步,时间一长,他觉得“腿痒”,“那就跑起来吧”。他试过穿着拖鞋在公园里跑了10公里。有时刚回到家,换双鞋就出门,身上常常还穿着西裤、衬衫,但这些“不合格的”装备似乎都没有给他跑步带来困扰。

  “跑鞋重要吗?重要!但与心率手表比起来,还没那么重要!其实对业余的选手而言,如果自身实力够好,穿对回力跑和穿一对贵价跑鞋在效果上没有太大差别。当然,好的跑鞋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舒适感和身心愉悦”。

  相比之下,赵京涛更看重的跑步装备是一块心率表。在“跑马”过程中它可以用来提示风险。“跑马”的人都知道,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人体最大心率是220减去年龄,这是人体运动极限的红线,而最佳有氧心率是180减年龄,这是一个减肥、安全运动强度的心率范围。举例来说,一个30岁的跑友最佳有氧心率为150次每分钟,一旦最大心率升高到180这个红线后,可能生命就面临危险了。因此一旦心率表监测到心率达到红线时,跑友必须慢慢把速度降下来,观察心率下降到安全范围。赵京涛把这个过程作了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你开着宝马加速到280,这就是生死时速了,你再不降下来出车祸事故比如撞车是必然的。”

  跑马的秘诀是唯慢不伤

  只是尽管救援队伍越来越完善,辅助工具也越来越多,但近年来国内的马拉松还是发生了意外。这让一些人觉得像马拉松的运动风险大,不是人人适合。

  赵京涛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是一项没有人不适合的运动。跑步是一种运动方式而已,只是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前提是做好身体的检查评估和进行系统、科学地跑步。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本身是个高血压患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医师跑者的一分子。作为今年广马医师跑者的队长,他认为“跑马”不仅没有影响健康,还让他的血压稳定了。

  这其中的秘诀是?“武功是唯快不破,跑马则是唯慢不伤。”赵京涛认为,马拉松只能算是部分极限运动,只要循序渐进的练习且慢跑,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至于跑马被认为风险大,“那只是因为他的风险传播最集中、最快。其实很多运动都比跑马拉松伤害更大,比如打羽毛球。由于是高强度的无氧运动,几乎没有人会在打球完后做拉伸。我们医院经常会收到几十例因打羽毛球跟腱断裂的,只是这些关注度不高而已。”

  最后赵京涛特意提醒跑友,赛程最后一百米就微笑吧。在最后一百米,跑友往往为了冲刺拼尽全力,其实这一百米在时间上最多只差1-2分钟。那2分钟改变不了什么,不如整理一下自己的笑容。有的女跑友甚至会化个淡妆,然后留张美美的冲刺照片,这才是医师跑者团队所希望看到的欢乐“跑马”。

  赵京涛提醒跑友们:

  广马临近,训练请减量

  1 跑前一周的跑步量应该控制在10公里至20公里之间。一方面是为了保持肌肉的弹性,另一方面是保留对比赛的渴望。最佳的训练地点应该以户外的公园为主,最佳跑步时间则可以选择在日出或日落时段。如果由于工作或生活原因做不到这些也没关系,城市道路、狭窄小巷、乡村泥路,凌晨拂晓、夜深人静,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也可以体验一下运动的乐趣、减压的欢快。

  2 赛前一周可以去做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评估。有患病史的跑友,如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的要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和处理。调整睡眠、饮食等,特别注意最好是戒烟禁酒,有文献和赛道经历表明,烟酒对跑马比赛成绩和生命安全有明显影响。

  3 留意和广马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赛道的设置、补给点、洗手间、医疗点和移动医疗队伍配置,以及当天的天气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跑友“跑马”成绩和跑步的乐趣。(新快报)

文章关键词:医师跑者马拉松比赛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