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不忘体育的真谛

2015年06月11日09:39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体育专电 体育时评:不忘体育的真谛

  新华社记者吴俊宽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挥笔写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这12个大字的激励和引领下,新中国的体育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式发展,从昔日世界体育舞台下的旁观者,成为如今舞台上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63年来,中国的体育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兴建体育场馆,组建运动队伍,建立体育学校,一步步为中国体育事业搭建起崭新的发展平台;第一套广播体操、课间操、工间操,推行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等等,群众性体育运动就此蓬勃展开;第一届全军运动会,第一届全国工人体育运动大会,第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各类综合性运动会成为选手的舞台,成为百姓的节日,成为记录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的一圈圈年轮。

  63年来,中国的竞技体育硕果累累,成就瞩目。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容国团问鼎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射落首枚奥运金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摘得首枚冬奥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首次夺得金牌榜第一。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已经成为世界赛场上不容忽视的有生力量,用一个个的世界纪录改写着对人类运动极限的定义。

  63年来,中国的群众体育全面开花,影响广泛。一套套广播体操伴随无数国人一路成长,成为人们珍贵的记忆。一首首“神曲”响彻大江南北广场社区,改变百姓的生活方式。2009年国务院颁布施行《全民健身条例》,并确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全民健身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2014年“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的喜讯更是如润物春雨,滋养着各类民间体育赛事生根发芽,蓬勃发展。

  63年来,中国的体育产业迎难而上,打开局面。梅花牌运动服、回力牌运动鞋占领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安踏、李宁等大批民族体育用品品牌强势崛起,为国人提供种类繁多,款式各异的选择,发展势头之猛足以与国际知名品牌分庭抗礼。奥运会、青奥会、亚运会、大冬会、单项世锦赛和世界杯纷至沓来,拉动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的同时也让各大国际体育组织纷纷为中国过硬的办赛能力叫好点赞。

  当然,我们不应忽视的是,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工作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和不足,青少年体质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科学健身锻炼的需求也并未得到完全满足。在“三亿人上冰雪”、“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崭新目标面前,我们更应谨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谨记体育事业的本质目标,让这永不褪色的口号继续成为指导各项体育工作的核心价值观,让参加体育锻炼、塑造强健体魄成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渠道。(完)

文章关键词:体育全民健身新华社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