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篮球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快报 > 新闻报道
 


相关报道


近期焦点

图文:[意甲]佛罗伦萨结束不胜历程

图文:[西甲]巴塞罗那三连败

网球男单ATP年终总决赛之历史篇二:新颜

图文:[英超]荷兰双星闪耀海布里

2002世界杯:朝鲜有意与韩国联合组队



蔡昌胜:洋帅难以洞穿关系网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1月22日 10:41 体育快报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可如今的洋教练们却发现甲A联赛这本经实在太难念了,虽然他们来自足球发达地区, 是来帮助中国足球“扶贫”。

  土教练渐占上风

  年初的海埂春训,是洋教练们最风光的时候。13支球队(万达队备战亚俱杯没参加)中,8支球队的主帅是外籍教 练。看着一个个趾高气扬的洋人,听着一串串不解其意的外语,土教练们的感觉就像成天被洋人们逼着吃发青的酸葡萄。

  令土教练感到宽慰的是,洋教练毕竟是外来的,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沈阳海狮和广州松日的两位少帅在洋教练还没 有指挥过一场正式比赛的情况下“逼宫”成功。青岛海牛的金正男也因战绩不佳而交出帅印,只有红桃K的朱波被科萨诺维奇 取代。在整个14支甲A队伍中,土教练占了8位,土洋教练的争执开始倒向了土教练一方。

  在中国足球职业化第六年,“洋务运动”一直呈现着潮起潮落的不稳定状态,关于聘请洋教练的争论也将一直持续下 去。但从安杰依、崔殷泽到桑特拉奇、拉扎罗尼等一大批世界级名教头在中国足坛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 共性,让我们更好地透视洋教练这个特殊的群体。

  桑特拉奇很懂人事

  不管承认与否,洋教练来中国后要过的第一关就是人际关系,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对于足球教练,除了与球 员的关系以外,他还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与俱乐部的关系,包括与俱乐部老板,与自己的助手,与领队,甚至包括与俱 乐部的司机之间的关系;二是和新闻媒体的关系,要和各种媒体的记者搞好关系,要交几个记者“铁哥们”,关键的时候可以 帮自己在媒体上呼吁一下;三是与球迷的关系。球迷拒绝看球还好办,关键的是球迷队伍中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如果把他们得 罪了,帅位可想而知。

  桑特拉奇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洋教练之一,他把并不具备三甲水平的鲁能泰山队带到了目前的前两名。并很 有可能创造中国职业联赛史上的新纪录,成为第一位夺得甲A冠军的洋教练。他的成功,可以看做是他处理关系上的成功。

  桑特拉奇的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处理好了与俱乐部的关系。在鲁能泰山,桑特拉奇是说一不二的人,俱乐部的领导 充分信任他,给予他最大的权力。他的要求总是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为了支持他的工作,俱乐部在他入主的同时,同意 他从南斯拉夫带来了皮维奇和佩佳两位助手,组成了一个完全由南斯拉夫人组成的纯“洋”化的教练班子。这虽然使俱乐部的 开支增加了很大的一笔,但实践证明这笔开支很值。此外,俱乐部还将多年担任主帅的殷铁生调任领队,彻底脱离教练班子。 这也是俱乐部在吸取了去年金正男执教失败后的教训所做出的一个正确决策,避免了出现“隐形主教练”的可能,使桑特拉奇 的战术打法得到了最彻底的贯彻。

  桑特拉奇的另一成功之处是与当地媒体的关系极佳。在联赛之初,鲁能泰山队的主场无一胜绩之时,也没有遭到当地 媒体的指责。可以公正地说,桑特拉奇是所有洋教练中与媒体关系最好的一位。

  一方面,桑特拉奇坦诚谦虚,没有架子,为人和蔼热情,乐于和记者打交道;

  另一方面,当地记者在普遍认同桑特拉奇的同时,因为北约空袭南联盟的缘故,对这位老人更增添了一份同情心,没 有人会因为他的一点失误去指责他。这使桑特拉奇始终处于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中。

  还有,桑尼在泰山队实施竞争上岗制度,所有队员都是平等的。谁状态好,谁就上场踢球。察可军、邓程等一大批新 人的涌现,正是这一良性循环机制带来的回报。而拉扎罗尼却未能给申花培养出一名“罗纳尔多”。

  拉扎罗尼得罪四方

  与桑特拉奇的成功相比,拉扎罗尼的失败未免有些太冤。这位前巴西国家队的主帅绝对是一位响当当的大师级教头。 但他雄心勃勃前来中国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这里会是他执教生涯中的第二个滑铁卢。

  人们公认,今年实力最强的球队是上海申花队,它却早早地退出了冠军争夺者的行列。没有人怀疑拉扎罗尼的能力, 但一流的教练为何不能训练出来一支一流的球队呢?也许是拉扎罗尼的执教思想是纯巴西式的,太先进了,还不能适应相对落 后的中国足球。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巴西的倔老头处理不好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拉扎罗尼的反思之一就是没有像桑特拉奇那样带两位助手前来。面对身边一个个“老申花”,拉扎罗尼有种被“架空 ”的感觉。他的精力有限,他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得不到贯彻和落实,他和队员之间的桥并非畅通无阻。结果,申花队变成了不 伦不类的“夹生饭”。

  拉扎罗尼的反思之二应该是同媒体的关系。在巴西,他已经习惯了媒体的攻击。但到了上海,媒体的攻击比巴西还要 猛烈,这使他对媒体产生了敌意,将合作的友好关系变成了敌对的仇视关系。

  拉扎罗尼的反思之三是不应该以申花足球的“救世主”自居,口无遮拦。不但得罪了俱乐部的高层人士,还得罪了足 协的官员,屡遭中国足协的处罚。同时,更得罪了裁判,还有千千万万的球迷。

  塔瓦雷斯则是洋教练中的一个“异类”,他的性格令人捉摸不透。他虽然得到了俱乐部方面的充分信任,却一直解决 不好与媒体的关系。他与成都各大媒体的冷战是中国足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的张扬是为了掩盖弱点,因为他毕竟是二流教 练,不敢,也没资格向拉扎罗尼挑战。全兴队成绩的起伏不定,不但证明了他的能力,也证明了他的性格。

  但在中国足球这个错综复杂的“大染缸”里,理不清的人际关系更增加了洋教练的难度。像去年申花队的主帅墨里西 捧回了足协杯,应该算是成功,但他没有理顺与俱乐部的关系,不得不悻悻回国。

  管理让洋教练“偏头疼”

  中国足球的一大怪现象,就是职业联赛培养出来的是一大批非职业球员。不论球技,还是职业球员应具备的修养,他 们都与职业球员相差甚远。

  在国外,俱乐部采取的都是走训制,职业球员不需要管理。每名球员都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什么。而中国的球员则正相反,明知道不该做什么,却偏做什么。从小踢球而荒废了学业的他们,年龄上是成年人,心理上还 未成年。他们经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感。何况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社会名人”,外界也需要他们。这使洋教练面临着一 个从未遇到的难题。

  拉扎罗尼不懂这些,他只知道绿茵场上的事情。离开绿茵场的球员,不应该归教练管。于是,他每天准时到达训练场 ,又准时离开训练场,训练之外的时间归了球员。大上海,十里洋场,申花队的大牌球星在晚间纷纷成了各种豪华场所的交际 明星。负面影响很快显露出来,由于应酬太多,大牌球星得不到真正的有效休息。到了绿茵场上,脚发软,心发慌,状态低迷 得令拉扎罗尼头疼。直到1:6惨败辽宁抚顺,拉扎罗尼才醒悟,申花俱乐部才醒悟,一场太迟的松江整风,已经挽救不了申 花队,挽救不了拉扎罗尼。

  敢管还得会管

  也许拉扎罗尼以大牌教练自居,他从来不会与东方教练在业务上交流。熟知申花队内情的人士都知道,中方教练在队 中只扮演打杂的角色。记得申花队1∶6惨败于辽宁队的前夜,一位中方教练曾建议拉扎罗尼在第二天的准备会上告诫队员, 要对场地状况有足够的重视。因为他发现经过大雨之后,抚顺的球场相当湿滑,特别是两个大禁区。中方教练提出的建议,拉 扎罗尼没有在第二天的准备会上提出,也许他觉得这是杞人忧天。但申花队的第一粒失球,正是由于后卫吴兵在禁区内滑倒, 被李金羽捡漏所致。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拉扎罗尼对手下球员的了解程度,却让人不敢恭维。足协杯半决赛与大连万达队的 次回合比赛中,老拉在加时赛时用小将李扣成换下张勇出任右后卫。上场不久,小李就在右后卫的位置上犯下致命失误,以至 申花被万达淘汰出局。事后,小李在自责的同时也谈到了拉扎罗尼,“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一直在队里踢左边卫,可他 却突然让我打右边卫。在这个位置上我一点感觉也没有。”

  申花新人霍智宇在谈及拉扎罗尼时认为,成绩不佳俱乐部从上到下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拉扎罗尼要负主要责任。 当初把他高薪请来,对他寄托厚望。队员也对他相当信任,非常尊重他。而他从一开始就以名教练自居,非常傲慢,好像看不 起中国的教练和球员。但他也没有名教练的本事,一切都是想当然的。当申花连续几轮失利后,他又六神无主,慌了阵脚,完 全没有大牌教练的风度。

  与拉扎罗尼相反的是李章洙。这位知名度并不很高的韩国教练在去年艰难保级后,痛定思痛,在管理上大做文章。一 些大牌球员在“改邪归正”后,状态得到了恢复和提高,成为一支人见人怕的强队。此事的负面则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庆 市一个著名高消费场所生意的萧条。几个经常在此消费的大牌球员不再露面了,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几个大老板也不在此消费了 。

  能力并不代表一切

  洋教练的水平没有人怀疑,个个是响当当的人物。如今的俱乐部都见过大世面,没人会拿钱去打水漂。然而,经过几 年的实践后,好几位名教头遭到了滑铁卢,像安杰依,像拉扎罗尼,像米罗西,像金正男。

  拉扎罗尼的失意在申花球员看来也有能力问题。当冬训前,申花队队员听说拉扎罗尼要来申花执教时都很激动。能得 到一位大师的指点,对中国球员来说是难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拉扎罗尼已走下了“神坛”,球员们现在对他已不报任何兴 趣。

  甚至有队员还发出了疑问:很难想像他是怎么当上巴西国家队主教练的?他在训练和比赛中缺少有效的办法。他的训 练没有任何针对性。而且也不符合现代足球的规律。如今的甲A联赛,体能是至关重要的保证,但拉扎罗尼对体能训练相当不 重视,这也使申花队体能退步很快,在许多场次中痛失好局就是这个原因。同时他对阵型的要求也很模糊。申花队阵型是44 2,中场采用菱形站位,他根本就没有要求中场队员该怎么踢,在场上队员完全是凭自己的感觉。

  还有一个不可遗漏的外教--科萨诺维奇。这位南斯拉夫的前任红星大帅,是悄无声息来到中国的,接手的是中国水 平最低的一支甲A球队。经过几个月悄悄地改造,经过几场以卵击石的战役,红桃K队变了,是脱胎换骨的改变。人们对科萨 的怀疑变成了对科萨的赞美,人们一致认为这才是一位高水平的教练。

  假设一下,如果科萨在年初就出任了上海申花队的主教练,如今的申花队就会遥遥领先吗?成绩是各方面因素决定的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为到了申花,他可能面临与拉扎罗尼同样的困境、同样的难题、同样的尴尬、同样的难堪。

  虽然他成功了,但所有人都不能说,他比拉扎罗尼强,在中国足坛,能力并不能代表一切。科萨诺维奇最近也在一些 关系的处理上感到了困难。从南斯拉夫回来后,他也像他的同胞桑特拉奇那样,带来了一位助手。

  一切尽在不言中。

  同样是大牌教练,在同样的体制下,在同样的竞争环境里,取得的成绩却是不同的。桑特拉奇和拉扎罗尼在中国执教 的经历,的确为我们以后挑选洋教练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叶飞 蔡昌胜





热点专栏 --> 霍顿与国家队主帅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快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