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篮球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夏墨生:中国足球向何处去?(6)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1月14日 14:31 体育沙龙网友

  文化足球

  无论是谁做巴西队的教练,无论巴西队员是谁,巴西人总是一如既往的在足球场上大跳桑巴,赢得对手足够尊敬;只 有巴西足球,才是玩出来的足球。

  从罗西到斯基拉奇等,每一届的意大利队总是用钢筋混凝土式的防守和出一个单骑救主式英雄的人物--几乎包办所 有的进球,向世界挥洒浪漫。为什么英雄总是出在意大利?世界足球巨星云集的意大利联赛,汇聚了世界上最具攻击力的巨星 ,也就自然造就了世界上最坚固如钢筋混凝土般的防守阵地。意大利足球是打出来的足球。

  无论对手是谁,德国战车总是用合理、韧性、整齐展现日尔曼民族的理性和设计风格。不紧不慢、有条不紊、我行我 素。有一大批世界最伟大的近代哲学家、科学家和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商人的德国人,球如其人。德国足球,是设计出来的足球 。

  从肯佩斯到马拉多纳,阿根廷总是用一个世界巨星来书写足球神话。当巨星陨落时刻,他们就从神入俗。此时,非洲 人也敢欺负他们。阿根廷足球是冒出来的足球。

  英国绅士、法国骑士只有在本土才会有足够的文化土壤尽显风流,都是风流足球。

  靠街头足球起家的巴拉圭、乌拉圭,在本土才有足够的野性土壤。在世界进入现代文明以后,文化的差异让他们的再 难有所作为。巴拉圭、乌拉圭可以归入野性足球的范畴。

  ……

  上面是对已经获得过足球世界杯的国家足球风格的简单白描。其实,正如许多人感觉的一样,白描的是文化,是与民 族文化同根同祖同形的足球文化。

  从这个意义来说,足球的较量,其实是人类在最广阔的场地上进行的最充分的足球文化的较量。足球,是最能体现文 化也最需要体现民族文化和足球文化的体育项目。

  正是无形却统一的足球文化将足球风格统一定格。我们才会看到不同时代却风格统一的国家队。

  当然,既然是文化,就有继承和发展的部分。

  继承统一足球风格,发展显示竞争活力。

  只有文化的认同、融合,才可以登顶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足球世界冠军教练都无一例外的只能是本土教练,而不可能是其他国家的教练。

  那么,中国的足球文化是什么?中国足球风格又是什么呢?

  中国人--德国人--中国人--巴西人--中国人--英国人,这就是我们国家队越来越没有风格,越来越不知道 象什么,越来越不知道打什么、练什么……的根本原因。

  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体操、跳水等,无论什么时候,无

  论教练、队员是谁,中国造的风格肯定极其鲜明的体现出来。如果看不出中国造风格,可以肯定,这支国家队的成绩 一定不怎么样!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文化中唯一没有间断、没有被征服的,只有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从来就没有被征服过,现在以及将来也不可能被征服。

  中华民族文化有强大的融合性和生命力。可以改造、吸收其他文化,却决不可能被其他文化所改造。

  从中华文化之魂--龙的图腾中,我们很容易体悟多元组合和兼收并蓄的意蕴。

  统领精神、灵魂的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进入中国,都无一另外的被中国文化所改造。或者说,只有改造后的文 化可以融入中华大文化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必须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中国土生土长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而不是德国人、美国人、俄国人等。

  中国足球要在中国的土地上站起来,只有靠、也只能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培养的世界级教练员、运动员。

  我们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足球技术,靠我们自己达到世界足球先进水平。

  足球世界没有救世主,只能靠自己。不排外,但不能媚外。

  中国家电产业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中国足球的困难难道还会比中国经济的困难更大吗?! 难道,有12.5亿人口的中国还要靠外国人又可能靠外国人打败敌人吗?

  即便靠外国人冲进了奥运会,中国足球可能有所作为吗?这难道不是中国足球界的耻辱吗?

  施导、霍导、拉导在中国都导了。如果说,桑导已经在中国成功的话,那么,和桑导直接对话的,可是谁也没有看好 的老人张导和刚从甲B到甲A的青年新军,岂不是张导比其更成功?明年呢?桑导还是中国足球的赢家吗?

  还有,别忘了,中国还有一大批优秀教练在甲B而没有与桑导直接对话,否则,桑导还可以站在现在的位置吗?

  中国足球界,挺起你们的脊梁!

  中国足球界,你们可以、能够自豪昂扬的拥抱龙的世纪吗?

  [后记]

  5.19后,我3年没有看足球。可后来发现,在中国的土地上我能躲得过去吗?

  1993年,当中国足球再次止步于世界杯预选赛,再次走入低谷和迷茫时,我终于奋笔写了篇文章,题目就是本文 开篇第一句。文章寄给60年代中国足球队最优秀的内锋,时任《现代体育报》总编辑的杨霏荪先生。杨先生以最快的速度处 理,题目换成《足球,换换脑筋》,用1/3强的版面刊登在该报头版2条位置。我与杨先生并不认识,年龄相差也近30岁 。

  该文的观点和本文的许多观点基本相同。

  想不到,6年过去,我还要动写这类文章的念头。中国足球除了与世界足球的距离越来越大外,无法冲出怪圈,又回 到了原来的起点。这真是中国足球的悲哀。

  我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科学、传播和企业形象。这些年,一直参与中国名牌的策划、推进工作。比如,沱牌曲酒、长 安汽车、雅戈尔衬衣、富达电器、玉立电器等,也主持一些媒体经济栏目。体育,包括足球仅仅是业余爱好。

  作为研究中国经济的人,知道这些年中国经济运作的艰难。也深知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和科学规律的重要。所谓用第三 只眼睛看足球,也许,可以超越身在此山中的迷茫和困惑。

  我想将一个中国人的感觉,一种对足球的感觉,一种与其他项目发展比较的感觉,传达给中国足球的决策层。希望可 以有所帮助,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少走弯路。

  6年没有写这样的文章,除了担心朋友们说是不务正业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小平教导的不争论的原则,决不能给中 国足球改革添乱。

  加大中国足球的改革力度,加大中国足球与世界最高水平国家的交流,加大力度培养我们的世界级教练员。这是我们 的世纪责任。否则,我们真的愧对国人,愧对球迷。最重要的是,给中国足球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国家队的教练位置,是培养世界级教练员的最好位置。

  向中国体操队、中国交响乐团等学习,为国家队请进来(世界冠军教练、世界冠军球员等),走出去(到巴西、意大 利、法国、德国等)创造条件。为国家队配备最好的科研人员。

  瞄准世界最高水平又脚踏实地。

  中国足球一定可以在新世纪扬眉吐气。

  我想与中国球迷一起,真正享受中国足球,感觉中国足球,拥抱中国足球。

  其实,中国足球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金志扬在北京让许多世界大牌俱乐部栽了。

  比如,留学巴西的前健力宝队,在朱广沪的带领下,在土伦杯的比赛中,获得了比我们的国家队以及许多国家的国家 队还好的成绩--亚军。

  比如,迟尚斌训练的大连就保持了非常高的胜率。

  ……

  中国足球洋务运动可以休矣。

  中国足球,挺胸抬头迈步。

  中国足球,用自己的双脚走向世界。




  相关报道:夏墨生:中国足球向何处去?(5)
       夏墨生:中国足球向何处去?(4)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